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用工荒折射“劉易斯拐點”加速逼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09:10:51


急於用工的企業主雪中招聘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香港《南華早報》2月19日載文《用工荒折射“劉易斯拐點”加速逼近》,摘要如下:

  正月十五一過,“用工荒”問題在內地多個城市大面積出現。據來自華東地區最大的勞務集散地南京安德門民工市場的消息稱,初七開業以來,每天進場人數僅千人左右,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不到,問題凸顯。

  民工到哪兒去了?“鳳還巢”式的創業就業成為分流主渠道。江蘇的宿遷、淮安是傳統勞務輸出大市,近年來,隨著產業轉移的加快,當地製造業迅速崛起,地方政府每年都出台政策,留住本地青壯年勞動力,鼓勵家門口創業就業,一位縣領導說,過去春節只辦一場在外“成功人士茶話會”,這幾年每年都要辦專場民工代表的團拜會,縣領導要輪流給他們敬酒,希望這些出去打過工、見過世面、開闊了眼界的“鳳凰還巢”,效果不錯,每年都能成功吸引不少農民返鄉就近創業就業。

-
  蘇北一位縣領導告訴我說,隨著蘇北經濟的振興,產業轉移過程中,傳統農業縣製造業加快發展,本地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很強。許多人算本賬,還是在家門口創業就業更經濟,在家鄉工作更有歸宿感,家庭也能照顧到。許多縣的民工從過去淨流出開始向流入變化。蘇北的一些縣級開發區現在還要托外地的職介機構幫助招人呢。一些老板帶領導所有領導層上班第一天鞠躬迎候,到員工食堂發紅包,都折射企業主對普通勞動者的重視。 

  無錫一家長期從事跨省勞務中介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不僅江蘇的勞務輸出縣出不來人,連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勞動力供應都在收縮。一些勞動力缺口較大地方,為了安然渡過年初的用工荒,爭搶“人頭”,不僅用工企業要給職介公司按人數付費(前年700元一個人,去年800元,今年漲到1000元),有的地方財政也臨時出台補貼政策。就是這樣,一些公司想招到合適的人都很不容易,“初五我們就派人往河南、四川及西北等地招工,往年能做到4000人的規模,今年樂觀估計只能招一半多一點,人實在不好招!”他說。 

  從世界經濟發展史看,進入工業化中期的國家,都面臨勞動力供需數量和質態的矛盾。民工荒逐年加劇的背後,是過去較長時間內,洪水般無限供給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供應正在日漸斷流。勞動力由剩餘向短缺轉變的劉易斯拐點正在加速出現,其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是深遠的。 

  用工荒反映了勞動力機會成本的上升。過去三十年間,中國經濟起飛的一個重要動力源是廉價勞動力。勞動力在數量上的無限供給和自身議價能力低,價廉物美,聽話、吃苦耐勞,隨你選,任你挑,工錢隨你賞,賺錢就存,這種以低工資和低保障的“人口紅利”支撐起了中國經濟30年的低成本增長。當然,由此形成的高儲蓄水平和高資本積累,使得依靠高投入的增長方式支撐起中國經濟的騰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