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新型直升機採用國際先進水平旋翼系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2 15:55:23


AC313直升機。(資料圖)
 
  開創先進旋翼設計技術先河

  鄧景輝擔任旋翼系統設計員之時,我國的直升機技術基礎相對薄弱,旋翼更是一大技術瓶頸。此前,我國從未自行研製過直升機旋翼系統,只有金屬鉸接旋翼的零星技術和經驗,而當時國外已經在發展和應用星形柔性、球柔性和無軸承旋翼了。上世紀80年代,鄧景輝承擔了星形柔性槳轂核心部件“星形件”設計分析任務。在沒有複合材料輔層設計軟件、缺乏結構設計模型的條件下,他一方面查閱國外的技術資料,一方面編制相關軟件,經過不斷調試,最終形成了直升機所第一個複合材料槳轂設計分析軟件。該技術在直11型號研製中得到成功應用,為我國掌握先進旋翼設計分析技術開創了先河。

  鄧景輝擔任槳轂專業組組長時,帶領組裡的年輕人認真梳理關鍵技術,針對技術難題開展攻關,向國內不同專業的專家學習,從國外的技術文獻中尋找理論依據,研製出了我國第一套球柔性槳轂,標誌我國取得了先進球柔性旋翼設計的關鍵技術,使我國旋翼設計技術跨上了新台階。

  這套由我國首次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旋翼系統,榮獲了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近年來,該系統應用於AC311輕型通用直升機上,展現了優越的性能。

  國際合作再寫創新華章

  上世紀90年代末,國家啟動了某型號研製任務,為加快研製進程,減少風險,旋翼研製採取了對外合作。當時已是旋翼研究室主任的鄧景輝,深感機會來之不易,更敏銳地覺察到旋翼對外合作對直升機所,特別是旋翼專業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為提高對外合作效率,他一方面帶領年輕同志苦下工夫,突破語言關;一方面全面培訓專業技術人員,消化已有技術,分析國外公司的技術特點。中方技術人員學習效率高,工作效果好,得到外國專家的高度稱讚。在合作過程中,鄧景輝對已經掌握的技術進行梳理、總結、提煉和轉化,不斷完善技術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