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軍司令:歡迎中國成為太平洋軍事強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0 12:44:05


 
  當然,我們需記得,中國與任何其他國家一樣,其行事首先,且最首要的是支持、保護和推進自身國家利益。因此,中國可能與我們觀點不一,或者不認為有些挑戰是共同的。中國可能也覺得與別國合作應對挑戰沒有好處。但從他們的言行和投入人道主義救援救災、反海盜、反恐的龐大資源以及與亞太其他國家的關係來看,中國在該地區面對的許多安全威脅和挑戰與美國是一樣的。此外,他們最近簽署“溝通準則”,等於公開承認與美軍以及地區其他海上安全力量展開合作——或至少是接近合作——的現實。 

  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一致應對共同市場和努力的威脅,遠比單幹甚或互相拆台好處多。美國在拉美、加勒比海地區及歐洲學到的是,當我們基於長久接觸和互相信任建立夥伴關係,我們夥伴的實力和能力從而提升,好事就發生了。因此,回應約翰·米爾斯海默“中國能和平崛起嗎”的問題,筆者的回答是“也許”。不過,美國及我們在該地區的夥伴和盟友對此有遠遠更多的發言權。多接觸而非少接觸,才有助於增進中美兩國的信任。 

  總結起來,筆者認為接觸好於疏遠。只從敵對性角度描繪中國崛起對我們自己有弊無利。競爭對手?有時候確實是。偶然的合作者?為什麼不呢?如果我們繼續給“他們”貼上敵對標簽,可能這會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我們已準備足夠多計劃應對萬一“競爭”變為“衝突”的所有負面情況。既然這樣,何不在剩下的大部分時間放眼長遠,自信但不挑釁,著重於潛在合作領域,以促成一個積極的戰略環境和關係,盡可能消除潛在衝突根源?在兩國接近巔峰之際,我們應盡可能利用這種“崛起”,因為最終,兩國不可能永遠待在那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