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越邊境中國老兵:打越南的話我們全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2 09:10:52


資料圖:解放軍裝填炮彈,轟擊越軍。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中越1000多公里的漫漫邊界線,意味著在與中國存在領土問題摩擦的國家中,越南與菲律賓和日本有所不同。過去2300年間,郡守從這裡走過,士兵從這裡走過,移民從這裡走過,商人從這裡走過。今天越南的社會底蘊和文化精深之處,無處不見中華文明的色澤。在中國的歷史記述中,越南這片土地被貼上過很多標簽,如“南方疆土”、“藩屬國”、“法國殖民地”,當然也有“同志加兄弟”般的“友好鄰邦”。不過,越南的歷史文本則是一部滿滿的抗擊北方強鄰的“民族英雄傳”,它激勵著越南人團結,並保持對中國的警惕。20多年來,中越不斷深化雙邊交往,但大國與小國迥異的身段和生存邏輯並未因此而改變。

  環球軍事報道,5月中旬,熾烈的陽光打在中越界河北侖河入海口寬闊的水面上,刺得人睜不開眼。廣西東興市竹山村就坐落在海河交界處,村民世代捕魚為生。站在岸邊,漁民老葉指著遠處水面正中的兩個水泥立柱對記者說:“那是中越陸地邊界標號最末的兩塊界碑,1377號和1378號。”52歲的老葉清楚地記得,1989年中越最後一仗就在北侖河口打響。兩年後中越關係正常化。

  鄰國交往符合這樣一個規律:士兵不越過邊界,貿易便越過邊界。上世紀90年代初,幾乎在邊界開放的同時,中國商人踏上越北的泥土路尋找商機,越南邊民渡過碧翠的北侖河販賣果蔬。20多年間,中越年邊貿額攀至百億美元,東興從僅有0.6平方公里的邊陲小鎮發展成樓宇林立、商客往來的開放城市。“在東興,幾乎無人不邊貿”,當地人吳守疆帶著記者走街串巷:“這裡的一天從中午12點開始,到飯館茶樓談生意,過夜生活。”吳的家族在越南胡志明市經營兩家貿易公司,規模不小。

  吳守疆54年的人生被邊疆烙了印。作為老兵,他熟悉中越邊界兩側的每一座山頭,中越邊界廣西段約700公里沿途,每個村鎮都有他的戰友。今年5月,中越關係因南海問題趨緊,戰爭傳言一度泛起。“必須打的話,我們這些人,全上!”吳守疆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