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公開潛射導彈試驗團隊 暗示導彈已定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05 10:52:59


學習信息知識,掌握信息化技能已經成為官兵自覺行動。
 
  工程師王玉坤至今記得,為了監測某型導彈飛行數據,面對四、五米高的海浪,他把自己綁在甲板戰位上,嘔吐斷斷續了3小時,取得了300秒寶貴數據。

  工程師李銀芳至今記得,導彈裝進發射筒後,2次發生故障,他冒著彈毀人亡的危險,爬進發射筒排除險情。

  新新不停,生生相續。多年來,官兵們交出了這樣的強軍答卷:100多次出海執行導彈試驗及合練任務,全部組織指揮零失誤、技術操作零差錯、設備設施零故障、任務軟件零缺陷、數據判讀零遺漏;攻克上百項重大試驗技術難題,填補國家武器試驗領域40多項空白,為我國武器裝備定型列陣裝作出了突出貢獻。

  短評:信仰需要躬身實踐

  雖然深潛大海,但他們卻毫無爭議地處於精神高地;雖然駐扎孤島,但他們內心從不孤寂。作為“國之利刃”的試鋒者,海軍某試驗區一代代官兵之所以能夠不懼犧牲、甘於奉獻,有一個詞可以概括他們的精神來源——信仰!

  信仰不是一種學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它只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官兵們舉旗鑄劍的感人歷程,展現的實質是信仰的內化於心、外化為行。由此啟迪我們,僅有信仰的堅定和堅守還不夠,信仰需要躬身實踐。誠如毛澤東同志所言,確立了信仰之後,如果不付諸於實際行動,就不算真正的信仰。

  我們今天走近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科技團體,目的不是到他們的歷史中采摘耀眼的花朵,而是在他們內心深處獲取熔岩一般運行奔騰的“地火”,像他們一樣立足本職點燃夢想,強軍興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