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海軍三大艦隊集結西太 史上最大兵力實戰對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15 09:15:56


 
  在武漢艦艦長張鐵良眼里,不再有“上級通報”,“敵”方艦艇越來越狡猾,混在商船隊伍里,或保持在雷達最大探測距離外,發現和識別難度大大增加。

  兩天兩夜,紅藍雙方動用一切資源,向對方發起一輪輪攻擊。晝夜連續航行與防禦、遠海實際使用武器、艦機聯合搜救等實戰化課目密集展開……

  如此大強度、飽和式的對抗訓練帶來了什麼?“那就是在演習中學會打仗!”紅方編隊指揮員說。

  定量計算,戰場拒絕“想當然”

  大戰在即,紅藍雙方艦艇編隊均採取無線電靜默,試圖先“敵”發現、先“敵”摧毀。

  面對未知海戰場,編指向舟山艦下達命令:“前出××海里,航向××,航速××節。”

  舟山艦艦長張星說,以往命令只標注一個大概方位,是“定性”表述,現在是結合戰場態勢、雙方雷達性能做出的綜合判斷,是“定量”計算,提高了艦艇搜索目標和戰場生存能力。

  “如今一槍一彈都有‘岸海一體’信息保障模式支撐,包含海域氣象特點、電磁環境特征、大氣波導規律甚至海區溫度、鹽度、密度變化等多組數據,為作戰行動提供了堅實基礎。”南海艦隊作戰處副處長周漢文介紹說。

  談話間,舟山艦已將“敵”方位推算出來,發送編指。編隊決策支持系統及時提供最佳打擊方案,對導彈攻擊的模式、路徑、數量進行精確計算後,快速下達作戰指令。隨著數枚導彈出擊,藍方一艘護衛艦頃刻間“灰飛煙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