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093G潛艇可輕取出雲 龜背有巨大預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1 10:52:16


 
  眾所周知,時至今日中國的核潛艇設計建造技術相比俄羅斯仍有明顯差距,但目前中國已經在核潛艇的設計中越來越多的融入西式的多用途設計理念,謀求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使核潛艇成為多用途運載、打擊平台。相比之下,誕生年代久遠得多的“奧斯卡”級核潛艇還是一款專攻單一功能的裝備,不僅其使用範圍在今天已變得越來越狹窄,其多用途升級潛力也相當有限。這實際上就類似於多用途驅逐艦相比單一性能驅逐艦在性能上的代差優勢一樣,就算052D型驅逐艦的反艦能力無法與“現代”級相比,但前者的先進性顯然是後者無法相比的。

  093G的龜背預示未來更強作戰能力

  此次能讓外界斷定093G型核潛艇存在的最大標誌,就是新型核潛艇圍殼後邊的龜背,類似結構在蘇聯的“楊基”級與“德爾塔”級核潛艇上相當常見。出現龜背結構的原因在於,潛艇耐壓艇體結構無法容納導彈發射裝置,需要對潛艇結構進行加高。但問題在於,在早先公布的同樣裝備國產潛射型巡航導彈的032型常規潛艇上並無龜背結構,更何況現有數據顯示,032型潛艇的直徑還比093型核潛艇小1米(032型核潛艇直徑10米,093型核潛艇直徑11米),那為何更大的093型核潛艇在裝備同類導彈後會出現龜背呢?

  按照核潛艇的一般結構來看,圍殼後部是潛艇的核反應堆艙段,如在此處加裝導彈很可能是對原有潛艇進行了延長或攔腰截斷後插入了專用艙段。無論是採用何種方案,導彈所在艙段內都不會再見縫插針的添加其他設備。此時中國採用龜背結構獲得較大內部空間的做法,很可能是為裝備更大巡航導彈留足空間。如果再進行更大膽一些的猜測,日後海軍或將裝備體積、射程、威力均遠超現有“長劍”-10的專用型潛射巡航導彈。這一點從美國“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在設計時並未以較小的“三叉戟”-1為標準設計導彈艙,而是相當有預見性的採用了較大的導彈艙,從而使其在日後相當方便的換裝了至今仍無人超越的“三叉戟”-2D5型潛射彈道導彈。

  隨著“長劍”-10系列巡航導彈的成功研發與裝備部隊,中國遠程巡航導彈技術已趨於成熟,而對於專職進行戰術攻擊的攻擊性核潛艇而言,亞音速遠程巡航導彈將使其能夠具備遠程精確打擊海上、陸上諸多種類目標的能力。093G型核潛艇之所以未採用類似“洛杉磯”級那種艇首布置垂直發射裝置的布局,很可能還是受制於093型核潛艇雙艇體的整體結構以及諸多存在局限的原始設計,但作為中國在巡航導彈核潛艇領域內的首次嘗試,093G無疑將是成功的,即使其在初期不承擔對陸打擊任務,其在海上也能對中國的諸多宿敵構成嚴重威脅,其中就包括新近服役的日本“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