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能源是中俄合作最有前景方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2 09:31:20


2015年5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俄羅斯國徽上朝東西方看的雙頭鷹提示我們21世紀俄羅斯的歷史使命。在我看來,其實質是在新的歷史階段複興“絲綢之路”思想,即利用我國的地理位置發揮西歐與東亞間跨大陸橋梁的作用。

  《俄羅斯報》5月7日載文《油氣之路》,文章說,中國迅速崛起為世界經濟領頭羊之一促使我們開始重視俄羅斯經貿關系中的“東方因素”。是時候克服昔日傳承的西方中心主義、以客觀視角看待業已變化的世界了。

  很久以來,西歐主義者和斯拉夫主義者之間的爭論都是俄羅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如今,中國的例子為這一辯論提供了新論據。未來幾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就將超過美國。

  讓新全球領袖的突飛猛進為俄羅斯所用,“將西伯利亞車廂掛到不斷提速的中國快車上”—這是我國在本世紀的當務之急。

  雙方社會經濟“迎面”發展將促進莫斯科與北京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如果說俄羅斯大部分人口和經濟潛力都集中在其歐洲部分,那麼中國則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我們應當開發遠東并向那裡移民,中國則要在西部這麼做。在“面對面”發展的同時,兩國可以更加有效地互助。

  中國的能源需求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主要依靠國內的煤炭緩解這一燃眉之急。煤炭占該國能源消耗的近三分之二,而石油和天然氣只占四分之一。因此,中國日益將目光投向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礦藏。

  俄羅斯的任務是打入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市場。首先平衡對東西方油氣出口,而後將重心轉向亞洲,以便加快開發烏拉爾以東人煙稀少的地區。

  其中最重要的步驟是鋪設東西伯利亞至太平洋的石油管道。管道在中俄邊境的斯科沃羅季諾分為兩支,一支向南通往大慶,每年輸送3000萬噸石油,第二支通向納霍德卡附近的科濟米諾灣,年輸油量為5000萬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