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探索“救命部隊” 走近中國海軍潛水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4 09:00:19


潛水員准備下水作業。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電/“東方之星”客輪救援行動中,140多名來自海軍三大艦隊和院校的潛水員參與了救援。其中,由41名專業潛水員組成的國家海上應急救援分隊備受關注。

  瞭望東方周刊報道,他們來自海軍北海艦隊某海上防險救生部隊,正式名稱為某海上防險救生支隊“機動救撈中隊”,常年擔負援潛、救生、探摸、打撈等任務。

  對於海軍潛水員,有特殊的醫學標準和要求:牙齒咬合度、高氣壓下心肺功能、咽鼓管通氣功能以及整體身體素質,等等。參加飽和潛水實驗的潛水員,則要承受更為嚴苛的考核,堪比航天員選拔。

  潛水是人類挑戰自然與自身極限的行動之一。二戰後,隨著潛艇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核潛艇的出現,大洋深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深海潛水員也成為海軍強國的標誌之一。特別對於長期以潛艇作為“撒手鐧”的中國海軍而言,潛水員也是“救命部隊”。

  冰湖下的地質隊員

  這支組建於1958年的北海艦隊某部機動救撈中隊,於1989年被中央軍委命名為“英雄救撈中隊”。在《北海艦隊防救工作大事記》中,記錄了該部隊的悲壯故事:

  1953年,在靈山島外30餘米深海底撈雷時,由於缺乏醫療設備,潛水員官建青患水下減壓病、致使下肢癱瘓。

  1964年,在葫蘆島近海打撈沉船時,潛水員周文斌清理水下障礙,因供氣管被卡窒息而犧牲。1972年,在黑龍江龍鳳山水庫排除閘門故障,潛水員嚴鳳葵在水下探摸時,因迷失方向,被激流吸入閘門底部,無法援救而犧牲。

  1974年,在打撈作業中潛水員李鳳青因氮麻醉,從60米深的水下快速上浮到水面,因急性減壓病犧牲。

  ……

  對於潛水員而言,有多種危險:除了供氧裝備、水下環境風險,最主要的就是減壓病。

  潛水員下潛時,隨著深度的增加,水的壓力也在增加。在水下50米處,潛水員承受的壓力比在海面上大6倍。

  下潛深度越深、水下停留時間越長,壓力會進一步增大,潛水員體內溶解的氣體也在增加。如果不及時上浮、減壓,氣體殘留人體中就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而潛水員從深水的高壓環境上浮時,隨著壓力降低,在人體血液和組織中的氣體也快速減少、冒出,因來不及全從肺部向體外排出,就在血液中或是人體組織中形成氣泡栓塞,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死亡。

  潛水員在60米深度只能工作半小時,就必須出水進入減壓艙,進行規定時間減壓。但由於海軍潛水員執行任務深度大、環境複雜,往往需要直面風險考驗。

  2012年11月16日,青海格爾木沱沱河鎮以西190多公里的豌豆湖,北京地質研究所的3名地質勘查隊員執行地質調查作業時失蹤。

  救撈中隊組成應急分隊,歷時78小時,經過昆侖山口、可可西里無人區,趕到海拔4862米的事發地。

  在這處被稱為“地球第三極”的“生命禁區”,氣溫低達零下13攝氏度,且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40%。

  海軍潛水員在臨時搭建的救援平台上用水下聲呐進行探查,很快確定了失蹤人員的位置。其後,兩名潛水員攜帶水下攝像設備,破冰潛入湖中探摸。由於海拔過高、氣溫水溫過低,下水後不久,他們因高原反應加劇,出現頭暈目眩等情況,被迫返回岸上。

  雖然當時已搜索到兩名地質隊員的遺體,但海軍潛水員仍繼續執行任務。

  潛水員李威之前在參與水下爆破作業時,因鋼板碎片扎入大腿,留下後遺症。回憶起當時入水瞬間,他告訴本刊記者,寒流就像一把尖刀立刻穿透了潛水服。

  其後,空氣壓縮機又出現故障,李威仍堅持將藏族地質隊員完瑪東智的遺體捆綁了救生索。遺體上浮後,他已經無法常規上浮,只能果斷卸下多餘的裝具,甚至冒著可能會得減壓病的風險,快速向上,用時兩分鐘浮上水面。

  這也是海軍潛水員首次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執行水下任務,打破世界潛水海拔高度紀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