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國際設計周”成中國創新平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3 10:41:46


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在僑福芳草地展示的世界最大3D打印建築結構。(路透社)
  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我的朋友、時裝設計師Masha Ma很好地概括了如何在中國辦成一件事:兼容并包。這一理念在我擔任2011年和2012年北京國際設計周創意總監時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10月6日載文《北京國際設計周:2200萬人口的城市迎來喧鬧》,文章說,設計周總是辦得規模宏大、包羅萬象、紛繁複雜。對於擁有2200萬人口的北京,動靜小的話完全不會產生什麼影響,更不用提對於一個總人口為13億的國家了。所以設計周涵蓋了從家具、時裝、平面設計,到建築、工藝品等衆多領域的各種展覽、對話和工作室,活動地點則分布在這座城市的不同地點。

  北京國際設計周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在政府大力推動設計和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引導下,如今中國各地都在努力加入全球創意產業大潮。

  但很顯然,政府不可能像下令建造機場大橋那樣激發人們的創造力,它只能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讓人們自由發揮和分享自己的聰明才智。

  由此,北京國際設計周便成為一種嘗試,一種將政府自上而下的支持轉化為自下而上的設計平台的嘗試。通過這一平台,設計師、制造者、策展人以及公司等能够被關注,并能與大衆更深入地融合。

  這當然不是什麼革命性理念。世界各地——從倫敦、米蘭到紐約和東京——都在舉辦設計周,而設計周這種形式長期以來一直在扮演著孵化器、發射台和擴音器的角色。但對於設計正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將政府主導的努力進行分散和下放的做法顯得既新奇又緊迫。

  於是,自2011年開始,北京國際設計周便不再局限於官方的活動功能和場地,而是將觸角延伸至北京多個區域,并涵蓋多項活動。各個板塊在設計周這一共同主題下,各謀發展,各展所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