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媒:遼寧艦是艘小航母 但令日本壓力倍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6 10:28:19


 
  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輝表示,中美兩國的軍事實力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國卻總喜歡炒作中國的軍事實力,該現象背後反映出美方的實際目的。這篇文章很明顯是為了提醒美國未來的領導人注意中國軍事實力的發展,列舉的這七個領域的武器裝備,容易讓人聯想到比較敏感的問題。如在談到水雷時候明確說中國可能會將其用在東海和南海,以此提升自己的控制力,這就是在挑動各方敏感的神經,將中方武器設定使用場景,讓大家聯想到在東海或南海重要的國際航道上,中國布置的水雷很可怕,從而引起恐慌。很多時候,這些武器往往能引起大家的興奮點,而美國的評論人也抓住了這種規律,以此來吸引眼球。 

  軍事專家杜文龍表示,這篇文章是“戴著有色眼鏡”寫出的結論。以導彈為例,導彈的數量其實只是一個概念,關鍵要看以什麼方式作戰。在空中,美國轟炸機能夠攜帶核巡航導彈攻擊對手,其生存能力和突破能力很強,這比他國在山區洞庫裡存放的導彈更實用。在海上,美國的三叉戟導彈可靠性非常高,二百多次發射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在潛艇方面,美國沒有一艘柴電動力潛艇,實現全核化,其核潛艇的續航、攻擊能力以及作戰能力都很強。可見,無論是空中還是海上,中國的導彈跟美國相比,都還有較大差距。 

  杜文龍表示,在美國大選臨近前,媒體發布的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放大中國威脅論,軍方借此為自己爭取軍費。比如放大中國的導彈威脅,爭取在航母編隊和各種反導武器方面進行大規模投入,軍費開支就可大幅度增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