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火箭軍之名由來:1956年元旦錢學森提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3 13:32:13


錢學森
  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2016新年伊始,有關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消息引發了軍迷們的熱烈討論。其實,早在60年前,“中國火箭之父”錢學森就已發出了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呼聲,而且這件事就發生在1956年的元旦期間。本文原題《錢學森與“火箭軍”》,載微信公眾號“三思派”(Science-Pie),經編輯部和作者授權,澎湃新聞轉載,現標題與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彭德懷、陳賡對話錢學森:中國也要造導彈

  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回到新中國。新政府對這位國際著名科學家極為重視,事前已對錢學森回國後的工作安排給予了充分的考慮。儘管回國後錢學森名義上是中國科學院新成立的力學研究所的所長,但實際上,錢學森的工作重心是在領導中國火箭武器的研製上。火箭武器的俗名“導彈”,就是錢學森建議的。“導彈”一詞,兩個字表達了兩層含義,既表達了可控之意,又表明是一個炸彈,是火箭武器的最好表達,一直沿用至今。

  錢學森回國後,赴東北考察,其中很重要的一站,就是考察著名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哈軍工第一任院長陳賡大將親自陪同錢學森參觀哈軍工。考察參觀期間,陳賡與錢學森關於新中國研製導彈的一段對話,已成經典台詞,屢被引用:

  陳賡問:錢先生,你看我們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

  錢學森不假思索地答道:有什麼不能的?外國人能造出來的,我們中國人同樣能造出來。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不成?

  陳賡豪氣頓生:錢先生,我要的就是您的這句話!

  陳賡當時是兼任哈軍工的院長,他實際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因此是可以代表中國軍方高層的。正如錢學森所回憶的那樣:“我回國搞導彈,第一個跟我說這事的是陳賡大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