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亞洲上將:中國不能按西方的路子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7 10:17:44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中國治道沒有西方那樣的虛構前提,走的是“事實論證”的路子,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使“歷史經驗”在中國治道上有著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

  中國軍網發表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的文章稱,國家治道,關鍵在頂層設計。在這一問題上,有很多學者是從“民主”“自由”“人權”等既定價值出發,通過人性、道德或者法治論證開路,以理想主義者自我“立言”。這個路子是西方的“比薩斜塔”,適合西方人登攀,而中國是“黃鶴樓”,中國人不適合登“斜塔”。也就是說,在中國走“比薩斜塔”的路子尋求國家治道,難以行通。

  西方尋求國家治道,通常是從虛構前提出發,比如“天賦人權”,然後再圍繞這個虛構前提進行所謂自由、民主論證。這樣的論證,基本上是“理論論證”,容易完美,但不太實用。比如英國,有了君主立憲框架,才有洛克的契約論思想,也才有法國孟德斯鳩的“法的精神”。讀洛克、孟德斯鳩的“論證”,“文美”令人驚嘆,但實用起來就不那麼靈,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中國治道,有中國的國情和特點。其國情和特點,決定了不能按照西方的路子來。因為中國治道沒有西方那樣的虛構前提,走的是“事實論證”的路子,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崇尚的傳統是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得道,這就使“歷史經驗”在中國治道上有著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

  縱觀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政府組織形式以及賦稅、兵役、選舉等制度,均有著清晰的歷史傳承印跡。如在政府組織方面,從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再到明代的內閣制,都是對歷史哲學和經驗吸收與揚棄的產物。

  歷史是戰略研究的可靠資料,是正確決策的重要依據。古人雲:“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沒有歷史的集體記憶,就難有現實的廣泛認同。一個國家自身的歷史越是深入人心,就越有凝聚力。這樣的凝聚力,是國家民族認同的“屋頂”,是發展之路上“核裂變”的基礎。

  舒煉同志撰寫的《中國紅——中國夢的歷史書寫》一書,堅持“中國味道”,採用“歷史經驗論證”方法,用歷史說話,用事實說話,用材料說話,用典型說話,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解讀得具體、實在、生動,形成一條“中國紅”路線,新穎獨特,耐人尋味,比那種空洞無物的“理論呐喊”更能吸引人,更能令人接受和信服,也更不會出現水土不服、“渾身上下”不舒服的現象,難得可貴,應予點贊。

  高度重視歷史文化,傳承民族記憶,延續文化血脈,依托厚重的歷史土壤,奮力展開未來騰飛的翅膀,努力在中國夢的廣闊藍天中翱翔,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追求和重任,我輩必須努力而為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