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被指60小時擊潰北約 西方最怕武器曝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6 16:55:57


 
  與此同時,美及北約軍方作為“俄軍事威脅論”的利益攸關方,也頻繁利用公開場合向外界“披露”俄軍力的前沿威脅。美國、英國、挪威、丹麥等國國防部連續發布俄戰略轟炸機在美東海岸、英吉利海峽、北冰洋地區的戰略巡航圖片信息,渲染“俄機臨近邊境飛行”“進入防空識別區”等敏感事態;俄舉行戰略打擊演習期間,北約多位軍方人士還對媒體所稱的“齊射16枚彈道導彈”一事多方評價,並分析威脅。而最近,包括美防長卡特在內的多名美軍方要員對俄蘇-24戰機低空飛越美艦以及近距離接近美RC-135型戰略偵察機情況進行指責,強調俄方的“不專業”和“不負責任”。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等西方國家有意將俄軍事領域的舉措延伸至輿論場合,通過誇大和渲染俄武裝力量的現實威脅,在軍費開支、軍隊建設和軍力預置方面服務本國總體國家戰略。但這種基於利益而非現實安全實際的輿論引導,可能導致西方與俄羅斯關係的持續走低,並引發其他領域的“口水仗”。

  西方施展多方位“絞殺”

  俄常駐歐盟代表弗拉基米爾·奇若夫曾表示,歐盟和北約對俄羅斯產生畏懼的原因可能是西方輿論的宣傳效果,這也從一個角度反映出西方正在全方位地展開對俄輿論戰。比如,在影視作品中,為了“渲染俄羅斯的軍事入侵威脅”,英國廣播公司2月就播放了一檔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指揮所”的節目,假想俄羅斯對拉脫維亞、瑞典等國實施核打擊,美國被迫使用核武器進行還擊,從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情節。影片在波羅的海沿岸等臨俄國家內部引發爭議,親西方勢力和部分國內右翼力量呼籲政府,加強北約在當地駐軍規模。

  在外交領域,當俄羅斯直接軍事介入敘利亞戰爭後,西方的輿論戰“攻勢”隨即展開。路透社就曾評價道,在意識形態領域存在明顯差異的兩個強權國家的中東地緣鬥法中,輿論信息領域的“有限範圍”戰爭始終存在,且愈演愈烈。事實也的確是如此,包括美國國務卿、防長、參聯會主席和情報局局長在內的高官頻頻發聲,批評俄在敘軍事行動旨在維護巴沙爾政權,以反恐之名對敘反政府組織進行空襲,美國國務卿克里更以“俄拖延時間和不配合”為由,指責俄方在敘利亞政治和平談判進程中消極應對,致使這一關鍵渠道難以有效維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