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最怕中國導彈公開 巨浪2對美幾乎無威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2 12:21:10


 
  新一代液體燃料洲際導彈的主要好處在於可以繼承使用SS-18和SS-19的發射井,以及為液體燃料導彈設計的一整套維護保障系統,可以節約成本,避免浪費——核導彈發射井的成本極為昂貴,隨意浪費可真是巨大的犯罪。

  而高超音速彈頭則可以增強這種導彈的突防能力,從而維持強大的威懾能力——對於美國來說,發射位置固定的井射液體燃料導彈顯然是比較容易攔截的,但如果采用了高超音速滑翔彈頭,實施中段攔截的機會將大大減少,而末段攔截也將更困難。

  但俄羅斯在高超音速領域近年來磕磕絆絆,恐怕真正裝備高超音速彈頭的“薩爾馬特”還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真正進入部署階段。在此之前,俄羅斯的戰略打擊力量將因為SS-18和SS-19的迅速老化而下降。

  但另一方面,原計劃恢複研制的鐵路機動導彈則沒有得到新一輪國防預算的投資。其實原因也很簡單,蘇聯時代SS-24“手術刀”導彈之所以讓美國感到恐懼,是依托蘇聯時代發達的鐵路網系統,尤其是在地廣人稀地區也有密集高等級重載鐵路這一特色。而今,俄羅斯卻沒有維持這樣發達鐵路系統所需的巨額經費——這不是軍費可能解決的問題。所以俄羅斯放棄鐵路機動導彈,其實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俄羅斯將部分老的發射井進行改造用於發射“白楊M”導彈,雖然這種導彈性能和美國民兵3差不多,但終究不如老“撒旦”。

  俄海軍“圓錘”導彈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直到今年才總算可能凑够了一艘“北風之神”的備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