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軍不省心的“閃電”F-35戰機(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12 09:02:25


 
  前車并未成鑒。F-22“猛禽”在研發時,突出的是平台中心的作戰理念,列裝後再根據所發現的問題謀求打通體系互聯的瓶頸,導致裝備體系建設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F-35在研發中某種程度上依然走了一段F-22的老路,拖延了其戰鬥力的形成。這也反映出美軍對信息化空中作戰模式的認識仍然存有階段性局限,對體系作戰特點的認識深度還不够。

  求索依然艱難。F-35采用了具有創新性的降溫設計,但在實際使用中暴露出創新設計的複雜性以及帶來的非預期缺陷。機上的油料循環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航電系統的溫度,但油料升溫後卻對發動機的工作效率產生了不利影響,增加了發動機自動調節機制的複雜性。可見,原本依靠油料系統控制航電系統工作溫度的設計思想雖然新穎,但在工程實踐上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作為複雜巨系統,高端航空裝備在設計上的不可預測性由此可見一斑。

  “萬能”戰機不萬能。高端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對性。F-35戰鬥機雖具有隱身、中距空戰和對地精確打擊的優勢,但在近距空戰中暴露出機動性方面存在不足的缺陷。被強調的通用性和多用途性恰恰制約了F-35戰鬥機在某些方面的核心作戰優勢。同樣,F-35的隱身優勢也是有條件的,現階段還難以達成全頻段和全向的隱身。所以,F-35戰鬥機的缺陷還在不斷顯現的過程中,它也難以逾越“阿喀琉斯腳踵”的法則。(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王平平——空軍指揮學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