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警惕!日本對華情報超常“熱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01 16:56:51


 
  1879年,福島安正首次進入中國,喬裝成華人,在大江南北游歷5個月,收集了清朝大量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情報。他把偵察所得整理成《鄰國兵備略》和《清國兵制集》上報日本大本營。其中對大清最為經典的結論是:“清國的一大致命弱點,就是公然行賄受賄,這是萬惡之源。但清國人對此絲毫不反省,上至皇帝大臣,下到一兵一卒,無不如此,此為清國不治之症。如此國家根本不是日本之對手。”

  據日本學者描述,甲午戰爭前,中國對於日本而言,已經是手術台上的裸體巨人。由於對當時中國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全面深入了解,日本大本營決計對清國開戰。當中日兩國在朝鮮陷入和戰難決的僵局時,1894年7月12日,日本外相陸奧宗光訓令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促成中日衝突,實為當務之急。為實行此事,可以採取任何手段。”

  “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對華情報戰

  通過甲午之戰,日本從中國攫取了2.3億兩白銀,相當於日本4年的財政收入,還迫使清政府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巨額的戰爭收益使日本更加貪婪地虎視中國。

  1906年,日本政府設置了一個明為鐵路經營公司實為情報機構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滿鐵”分管對華情報搜集與宣傳的人員就達2000多名。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滿鐵”的“家底”才得見天日。據統計,除去6200多份調查報告,還包括50多萬份調查研究積累起來的資料,包括各種檔案、情報、書籍、雜誌、剪報等。

  而這遠非“滿鐵”的全部家當,僅是大量日軍機密被投放到原731部隊的焚屍爐中銷毀一個多星期之後的“劫餘”。“滿鐵”的情報細致到什麼程度呢?以“滿鐵”本部撰寫的《東三省中國重要文武官員人名表》為例,包括所列名人的履歷、黨派、事業等信息,甚至連某人“性格溫厚篤實,喜愛盆景、書畫、古董、小鳥,不吸煙不飲酒,人稱‘好好先生’,對日親近”等信息也詳細記錄在案。

  提到“九一八”,不能不提其主要策動者之一石原莞爾。石原莞爾1918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優裕的家庭條件和系統的軍事教育,以及超高的悟性和學習能力,使其迅速成為日軍年輕的戰略家。1920年4月,石原莞爾被派到中國武漢的日本公使館任職。石原莞爾用一年多跑遍湖南、四川、上海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形成了他關於清國的考察報告:清國“官乃貪官、民乃刁民、兵乃兵痞,是一個政治失敗的民族”。這一結論成為他策動兩萬日軍進攻20多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製造“九一八”事變的底氣來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