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印度海軍護衛艦。 |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洞朗地區的中印軍隊對峙已近兩月,雙方調兵遣將、運送裝備、補給物資……可謂劍拔弩張。然而,就在中印陸地邊界緊張日漸升溫之時,印度在海上方向也動作頻頻。印度在海上開設“第二戰場”,欲與陸上相互支援、彼此配合,以圖給中國最大戰略掣肘。我們必須對此高度警惕。
《環球時報》發表文章稱,近些年來,發展迅速的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中,海運貿易比例呈逐年增加趨勢。不過,中國進出口貿易和海上運輸線也面臨著一個嚴峻事實:位於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國際貿易運輸最重要的通道之一,也是中國海上貿易必須通過的最主要通道之一;馬六甲海峽不僅承擔著全球1/3的貨物貿易量和約50%的石油運輸量,也連接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四個國家中的三個: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
更令人擔憂的是,馬六甲海峽還存在著諸多不利的地理因素:例如,馬六甲海峽航道最窄處僅寬1.7公里,對海上運輸船舶具有極為不利的“瓶頸”阻塞效應。
印度正是看准這一點,利用其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欲形成兩道天然閘門,控制馬六甲西北口海上通道的過往船舶。從1999年起至2010年,印度海軍即在那裡先後組建印度“遠洋艦隊”和三軍司令部。期間,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中央直轄區首府布萊爾建設海軍基地,先後在該地區部署有數十艘戰艦,包括多型較為先進的艦艇。
進入2010年後,印度又加緊升級該群島的兩處機場,增加戰鬥機和偵察機數量。近年來,印度在那裡的兵力部署大大增加。因此在極端情況下,印軍可能在距離馬六甲西北口350公里處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海空域附近,採取“以逸待勞”戰術,實施全面封鎖,扼控中國過往運輸船舶乃至迎戰中國艦艇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