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北斗前世今生:大國重器,惟有自力更生
http://www.CRNTT.com   2017-11-06 11:35:48


 
  在前期發射5顆試驗衛星在軌成功驗證全球系統建設核心技術基礎上,2017年11月5日,首批北斗三號全球組網一箭雙星順利升空;到2020年左右,全部30多顆北斗三號衛星將星耀全球。

  時間精度是衛星導航的命門,天地間時間越同步、誤差越小,定位精度越高。導航系統普遍運用原子鐘維持時間精度。過去,只有少數國家能夠製造衛星導航系統使用的高精度原子鐘,但對我實行嚴格限制。在北斗二號建設時,星載高精度原子鐘成為繞不開的“攔路虎”。

  核心技術終究得靠自己,北斗技術人員再次用行動宣示,外部封鎖越嚴,自我創新越快。不到兩年時間,就自主開發研製出天穩定度達到10-14量級的原子鐘,授時精度50納秒,300萬年只有1秒誤差,徹底打破他國壟斷。

  定位精度是導航系統的生命。依靠衛星,目前定位精度大都在10米量級。要進一步提高精度,單純在天上下功夫,短期內難有大的突破。北斗人收回仰望星空的慧眼,回望腳下,卻發現地上大有可為。環顧遼闊大地,國家的氣象、交通、地震、國土資源等行業已建有大量GPS基準站,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即可搖身變為北斗基站;在此基礎上,再新建和調整優化布局,即可建成國土範圍內無縫隙覆蓋的北斗地基增強網。2017年,1400多個北斗基站遍布全國,上萬台套設備組成星地“一張網”,國內定位精度全部達到亞米級,部分地區達到分米級,最高精度甚至可以到厘米或毫米級。這種全國“一張網”模式,讓中國精度走到了世界前列。

  中國北斗系統中的衛星還擁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客串”通信衛星,通過位置報告和短報文,具備告知別人我“在哪兒”“幹什麼”的獨特功能。可別小瞧這個本事,汶川地震救援表明,在地面通信信號盲區或其他通信手段失效後,它就成了緊急時刻拯救生命的最後“保險索”。

  按照傳統衛星管理手段,控制使用好繞飛地球的衛星,需要有遍布全球的地面站。在難以全球布站的情況下,必須建立衛星之間的星間鏈路,實現衛星管衛星,這是世界導航領域的前沿技術,也是北斗三號工程建設必須解決的難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