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有十大經驗可供發展中國家參考
http://www.CRNTT.com   2018-01-07 11:54:54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繪就了鄉村全面振興藍圖。圖為2017年10月13日,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花寨小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在展示收獲的穀子。
  中評社香港1月7日電/現在,中國似乎准備擴大在國際事務中的存在感,并提供一種西方長期以來所推崇的模式之外的發展模式。

  《美國利益》雜志網站1月3日載文《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文章說,從貢獻中國智慧的角度看,需求似乎不斷上升。擔任埃塞俄比亞領導人21年的梅萊斯•澤納維2012年去世前就常表示希望本國效仿中國的經濟戰略。他指出自由市場的局限性,并將就建設埃塞俄比亞基礎設施和制造業基礎求助中國。正如不久前《衛報》文章引述一位埃塞俄比亞官員的話稱,“我們落後中國20年,我們要效仿他們,趕上他們。”這樣的國家不只有埃塞俄比亞。其他如盧旺達、哈薩克斯坦和玻利維亞等國都想要複制中國的經濟巨變。

  理解中國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制定本國戰略。這甚至能有助於美國真正使自身再度偉大。解釋中國的成功有不同方式,但有十大經驗可供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和決策者參考。

  1.改革從小農和農村開始 中國領導人不是如西方推薦給發展中國家的那樣,簡單地開放農業市場。他們集中於國家政策確保農民具備產量最大化所需的資源、技術和動力。國家仍然牢牢控制價格(并以提價鼓勵)、分銷系統和化肥供應。同時,改善擴展服務、基礎設施、投資農業科研和大規模教育培訓項目,這些做法產生了巨大的收益。只有在農業得到加強後,中國才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頭10年引入更廣泛的市場自由化改革。

  2.大力投資於知識基礎設施 中國對教育和創新進行大投資,培養出了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人口和高技能專業人士,他們推動了國家經濟向前發展。1949年時中國有4/5的人口是文盲,而今天不到1/10。改革時代前上大學的人少之又少,上世紀90年代末不到1/10的適齡學生入讀高校,而今天逾1/4(3000萬人)。中國還建立了從農業到計算機的各個領域的先進研究中心,廣泛傳播有關新科技和生產戰略的信息。這造就了英國一份報告所稱的“吸收發展期”,日益能够駕馭全球知識和創新網絡。

  3.先有凝聚力後有參與度 中國常被批評“專制”,但相比許多定期選舉的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中國領導人對人民更有責任感。對這個看似反常觀點的首要解釋是中國高度的社會凝聚力和強烈的國家歸屬感。中國經驗表明社會凝聚力和精英的責任感是發展的關鍵部分。

  4.建成一個致力於包容性發展的能幹政府 在中國,政府具有3個任何發展專家都會點贊的特點,這些特點有助於解釋為何中國表現優於幾乎所有其他發展中國家。其一,中國有一個強勢政府——筆者所指不是其專制特點,而是執政能力。其二,中國有遠比其他多數發展中國家更具包容性的制度。國家確保所有公民參與和受益於經濟增長。其三,中國政府始終致力於推動發展,采取積極主動的政策吸引投資、促增長和出口及發展技術和人力資源。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這些努力均表現出信心,為此過去30年向中國經濟投入數萬億資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