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析美國國防戰略的軍力建設觀點
http://www.CRNTT.com   2018-01-29 09:49:05


 
  報告著力於發展上述“關鍵能力”有2方面考慮。其一,是在過去的15年中,美軍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受到反恐作戰需求和軍費限制的雙重擠壓。許多國防新技術項目的經費投入不足,現代化進程緩慢,新裝備的列裝部署也一再拖延。美軍近年來的經驗顯示,國防現代化項目一旦被預算限制所“牽制”,不僅會影響美軍的能力建設,也同時增加了長期的軍費負擔(被拖延的項目不會被徹底廢止,而投資的延遲只能徒增人力、技術和時間成本)。因此,增加對國防現代化項目的投入是為了“補償”過去的延遲和積壓。其二,則是出於增加軍費投入要“有的放矢”的考慮。儘管美軍素來“財大氣粗”,在特朗普執政初期更有軍費逆勢上揚之勢,但如果不做審慎規劃,再多的軍費投資也會被繁複的日常需要所抵消。報告所提出的八項關鍵能力,均是事關美軍戰鬥力提升和國防安全需求,並能在未來確保美軍擁有對競爭對手的不對稱優勢的重要能力。美國《國防戰略》所覆蓋的國防現代化項目規劃延伸至2023年,如果上述戰略能夠得到執行,則屆時美軍有望大大提升其現代化作戰能力和技術優勢。

  不過,增加軍費投入和完善發展規劃固然能夠逐漸改善過去軍費投資的困境,但另一個阻滯美軍力量建設的“罪魁禍首”——部隊和軍事機構的官僚主義習氣,則勢必要通過改革來加以改變。《國防戰略》提出,美國軍事體制和國防管理機構中盛行的官僚主義原則,嚴重降低了美國國防管理的效能和反應能力。因此,需要實現向結果導向和問責制主導的“績效文化”的轉型。這一轉型目標包括簡化裝備研發和供應保障流程以適應部隊需求,調整組織結構以提高創新能力,降低管理成本並完善採購流程,強化作戰和情報職能並裁減非作戰部門,以及鞏固美國國防創新的技術和體制基礎等。上述設想,顯示了在美軍中度過大半生的美防長馬蒂斯和參聯會主席鄧福德熟諳美國國防體制的弊病,也提供了革新現有體制的合理方向。但“傷筋動骨”的體制改革畢竟不像“花錢辦事兒”的軍費投資那樣“立竿見影”,不僅轉型過程漫長,還可能遭遇固有官僚機構的抵制和對抗。同時,特朗普政府至今仍難以克制的內部混亂和政局動蕩,也會對美軍的預算和戰備等工作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國防戰略》中提出的改革設想能否順利實現,乃至“讓美軍再次強大”的願景能否得償所願,人們仍須拭目以待。

  來源:參考消息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