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國防費連續第三年以個位數增長 專家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18-03-14 09:58:15


 
  隨著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我們的國家利益向全球不斷拓展,維護海外利益安全成為我軍的戰略任務。我國現有3萬多家企業遍布世界各地,每年有1億多人次出境。開展海上護航、撤離海外公民、應急救援等海外行動和海外利益攸關區安全合作,成為軍隊維護國家利益和履行國際義務的重要方式。

  與此同時,中國軍隊積極參與國際維和、反恐和人道主義救援,加強防擴散國際合作、參與管控熱點敏感問題、共同維護國際通道安全、參與維護全球網絡安全等。自1990年首次向聯合國維和行動派遣軍事觀察員以來我軍已累計派出近4萬人次維和人員,先後參加了約24項維和行動,派兵數量居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首。從2008年年底以來,連續派出28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已為6400多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保護,其中一半是外國船舶。從向西非派出醫療隊抗擊埃博拉到對馬航失聯客機展開立體大搜救,從撤離被困也門的中外人員到50餘次執行國際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任務,表明中國軍隊在維護國際公共安全方面將對國際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三是深化改革的時代要求。世界新軍事革命迅猛發展,依據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必須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我軍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全面實行改革強軍、科技興軍戰略,國防費投向投量的重點是優化武器裝備規模結構,發展新型武器裝備。

  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現實可能。確定國防費規模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國防費規模的戰略需求,必須以經濟發展為支撐保障。經濟建設是基本依托,經濟實力增強了,國防建設才能有更大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於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幾年在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凸顯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在較高的發展基數上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長,2016年增長6.7%,2017年增長6.9%。中國經濟規模超過12萬億美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以上。國家重大基礎設施水平全面躍升,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為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奠定了雄厚物質基礎。我們要抓住機遇適當增加國防投入,及時把經濟實力轉化為國防實力,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我國的國防投入始終保持合理適度規模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堅持國防建設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大局,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國防投入保持了合理適度的規模。

  第一個十年——從1978年到1987年,隨著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國防建設處於低投入和維持性狀態。國防費年平均增長3.5%,同期GDP年平均增長14.1%,國家財政支出年平均增長10.4%。

  第二個十年——從1988年到1997年,為彌補國防基礎建設的不足和維護國家安全統一的需要,我國在經濟不斷增長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國防投入。國防費年平均增長14.5%,同期GDP年平均增長20.7%,國家財政支出年平均增長15.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