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航母抵達台灣以東區域 開始在台海巡航
http://www.CRNTT.com   2020-03-02 17:57:48


 
  雪上加霜的是,本來即便是較新的“尼米茲”級航母,比如“杜魯門”號航母,艦況也在2019年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去年8月,本來計劃接替:“林肯”號的“杜魯門”號航母卻由於應急電力系統出現重大問題遲遲無法出發,導致“林肯”號多滯留在中東直到10月份。考慮到嚴重到影響航母部署日程的故障並不多見,這直接促使美國海軍向國會申請“杜魯門”號提前退役。雖然這一申請是海軍“以退為進”的套路,但它至少證明美國海軍需要更多資源維繫這些老舊的航母,同時這些“尼米茲”能否按時有規律部署,也成了未知數。

  美國海軍在2022年結束以後,必將面臨新一輪的“航母”大修換料期,以及配套F-35C帶來的換裝期。如果屆時美軍不能保障“尼米茲”級老艦的延壽以及“福特級”的部署能力,美國海軍在2022年以後又將重回10艘賬面航母的時代。考慮到亞太地區必須常態化前進部署航母,未來很有可能重演2018年-2019年的“空窗期”尷尬問題。

  逐本溯源地講,還是要說回90年代末、21世紀初美軍缺乏軍事前瞻的問題。“尼米茲”級航母從1975年採購到1998年,平均兩年一艘速度總共僅採購了10艘。1996年美國海軍開始正式研究尼米茲航空母艦的後繼項目CVNX,隨後這一項目演變為延宕至今的“福特”級項目。但是“福特”級首艦的採購直到2006年才進行。從1998年到2006年正好8年,而“福特”號服役之後,形成戰鬥力的時間也是要等到2023年以後,美國海軍實際上的“10艘航母”時代從2017年開始,正好要持續到2025年,也是8年。可以說,美國目前在航母力量的缺失,無疑是為過去20年的航母採購政策“還債”。

  只不過,美軍可以在2019年通過的“朝三暮四”保證2020年以後的“軍事鬥爭節點”有航母存在,但隨著太平洋西岸軍事現代化進程加快,美軍在未來將“無節點可循”,缺乏航母帶來的軍事風險只會越來越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