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需警惕,不收割全球美國難以度過這次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20-06-02 08:10:40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最近有太多的國際重大事件需要關注,但我們不能忘了這一次加速國際局勢變化的根本誘因,那就是關於新冠疫情問題。如果不能回到疫情本身來剖析,可能就很難看得懂未來所要發生的更急促和深遠的變化。

  我一直想再寫寫關於美國疫情的問題,但又擔心一些人會說我幸災樂禍,給他們心中的“普世道德觀”添堵,所以就拖了一陣子。

  然而,美國人首先受不了了,開始站出來為死去的人發聲,繼《紐約時報》5月24日頭版“千人訃告”後,5月27日《今日美國報》(USA TODAY)頭版刊發因新冠肺炎去世的“百人照片”。這實屬罕見。

  於是,關於美國新冠疫情所帶來的重大危機,我不吐不快。當然,我不僅僅是為了分析疫情,請大家耐心看完全文。

  一

  如果按照美國官方的數據(最保守數據),美國因新冠病毒而死去的人,已經超過10萬,要知道過去十八年美國發動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美軍死亡人數還不到8千。更重要的是,由於效仿美國,百分之百學習美國的巴西,目前日新增病例超過2萬,累計病例已經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美國不僅自己抗疫失敗,而且還導致了效仿者的失敗,也就是說,美國的抗疫模式,將成為人類抗疫史上最失敗的記錄之一。

  當然,很多人並不認為死亡10萬人,在採取自認為合理的措施兩個月之後,依然每天有超過千人死亡,萬人確診的美國,依然不能認為是抗疫失敗,那我也無話可說。

  請注意,我這裡並沒有說中國做得有多好,不然這些維護美國模式的人就更急眼了。就算拿德國、新加坡、韓國等來對比,美國抗疫失敗的事實也是無需爭辯的。

  請大家繼續往下看,我的分析,並不是為了貶損美國,而是我們要從疫情本身的影響,來真正分析所引起的重大變化,這才是對所有人有用的東西。

  現在大家的焦點放在特朗普身上,美國一些媒體,也開始攻擊特朗普,但特朗普僅僅是美國此次抗疫失敗的其中一個小原因。

  那事實是什麼呢?

  如果一個美國人說白宮抗疫不利,那白宮完全可以站出來說,本來要死200萬人,現在只死了10萬,你們還有啥不滿意的?如果真按照中國的方案,封城、隔離,你們願意嗎?

  就像紐約,市長直接說,要是對紐約進行強制隔離,那就是相當於開戰。加州的居家令,就被民眾斥其為限制人身自由。在這種根深蒂固的制度邏輯下,實際上就是每個人都需要自己承擔責任,絕對的個人主義最終成了美國抗疫失敗的真正原因。

  大家想想,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美國各級政府就不會承認自己失職(官員也要保護美國的根本制度),美國民眾也不會承認自己對疫情大爆發負有責任(民眾要捍衛自己的自由選擇權),這就導致雙方都無法深入的互相指責,因為政府很清楚民眾不會全聽政府的,而民眾也很清楚,政府不會拿自己怎麼樣。

  這種背景下,雙方就有了一個心照不宣的辦法,那就是都需要一個甩鍋對象,否則就變成了大家集體質疑美國制度的問題,這在美國人和美國政府內心深處,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這就是為什麼白宮可以肆無忌憚的甩鍋中國,美國兩黨在指責中國這件事情上出奇的一致,眾多民眾也立馬跟隨的原因,因為這符合美國所有人的內心世界,沒有人願意質疑自己根深蒂固的信仰和當下做出的選擇。

  但問題是,最終所有美國人都會發現,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必將歸於經濟,就連一天到晚只知道吹牛的特朗普,都說這次疫情給美國造成的衝擊,比珍珠港遭襲和911恐怖襲擊還要嚴重。

  那具體嚴重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二

  第一個嚴重性在於,美國感染和死亡人數被嚴重低估。

  我仔細看了一下美國各州的感染人數,很多人緊盯紐約和加州,但我覺得紐約和加州不足以觀測美國疫情的嚴重性,因為紐約和加州灣區畢竟是千萬人口級別的城市,人口的流動性是世界最高的,人口密度也是數一數二的,按照美國應對疫情的邏輯,確實控制起來難度比較大。

  而我注意到的是,美國感染人數最少的阿拉斯加州,截至目前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了400人。阿拉斯加大家應該都知道,是美國的一塊飛地,靠近北極,總計1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72萬人口,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中國的西藏,123萬平公里,人口是343萬。

  另外,西藏有數個機場,有鐵路,有數條公路,而阿拉斯加基本上只依賴於機場,也就是說,跟外界的交互,是非常低的,尤其是在冬天,旅遊人數就更少了,每年十月至來年四月(半年)的機場運量,只相當於六月至八月的一半。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此次疫情爆發的時間點,正是阿拉斯加人流量最低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連阿拉斯加都能確診超過400例(逐步增加,而非一次性確診),意味著什麼呢?對比一下中國的西藏,人口是阿拉斯加的接近五倍,而且還是在春運期間,這次疫情,中國西藏只確診了1例。

  看完阿拉斯加的疫情數據,再跟中國西藏的數據做個對比,就已經不需要什麼科學依據來推算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了,按照這一對比,美國被感染的人數,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粗略估計是中國的數百倍。

  那阿拉斯加的數據,是不是一個偶然呢,其實並非如此,美國的另一塊飛地夏威夷,人口121萬,確診人數超過了600;人口只有90萬的蒙大拿州,確診人數接近500。而且這三個周,至今沒有治愈病例。

  也就是說,美國各地疫情的感染,已經不是簡單的偶發性輸入,而是早已在所有的州“落地生根”。

  那為什麼美國公布的確診人數,目前還不到200萬呢?

  我看了一下整個美國的檢測邏輯,按照紐約和洛杉磯的檢測規定,明確建議醫生盡量不要給患者做病毒核酸檢測,除非檢測結果“有助治療”。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如果醫院沒有辦法收治感染者的話,就不要做檢測了。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日確診人數大部分時間總是徘徊在1萬到3萬這個區間的原因,因為這個數字是美國醫療承載力的極限,而不是檢測能力的極限。

  那美國被確診的大部分是什麼樣的群體呢?實際上美國除了按照醫療系統的承載力,還執行這樣一個檢測邏輯,那就是所有無症狀,以及有症狀,但身體健康且年齡不超過70歲的人,都不需要檢測。就算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只建議回家休息,多喝水,不要與人接觸就可以了。

  如果美國大規模的建立類似方艙醫院等模式,無條件的收治病毒感染者,我相信按照現在美國的檢測能力,一天之內新增50萬感染者都不算奇怪。

  按照《大西洋月刊》發起的“新冠肺炎追蹤項目(COVID TrackingProject)”統計,到美國東部時間4月18日早3點,全美共檢測357萬人,其中約69.7萬結果為陽性,即平均每5個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人中,就有1個結果為陽性,檢測陽性率高達20%。

  另一個關於流感的數據是,美國疾控中心今年2月底發布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9年冬季開始的流感季美國估計已出現至少3200萬流感病例。

  流感當然不是新冠肺炎,但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比流感高出接近一倍(按照美國疾控中心和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數據,美國流感病毒平均一個人感染1.3個人,新冠肺炎平一個人感染2.2個人),也就是說,如果不做干預(美國初期幾乎沒有什麼干預,截至目前,干預措施也並不嚴格),在同樣的周期內,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將會是流感患者的數倍。

  那為什麼美國不去建立方艙醫院等模式呢,或征用閑置的酒店等,改造成集中收治點呢?原因非常簡單,除了政府沒預算,以及缺乏執行力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這麼幹的時候,被美國政府和民眾罵做是“集中營”,如果現在美國這麼幹了,就相當於承認了中國做法的正確,這同樣是挑戰美國人的信仰,是難以接受的。

  因此,這次疫情在美國幾乎可以說走向了“群體免疫”,如果僅僅是流感的話,影響並不大,因為流感致死率0.1%,新冠病毒在美國現在的致死率是6%,不可同日而語。再者,流感本身並不影響經濟的正常運轉,新冠病毒則需要付出更大的社會和醫療成本,尤其是對美國醫療系統的消耗是前所未有的,而這種狀況可能還會持續數月。

  中國有句古話,說“長痛不如短痛”。如果接受不了“短痛”,長痛所帶來的資源消耗,那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問題,往往會改變社會發展的趨勢。

  美國的疫情應對方式,看上去鞏固了自己的政治權信仰,但失去的將是巨大的經濟利益,而巨大大的經濟利益,反過來又會改變政治權利。也就是說,最後可能的結果是,既失去了經濟利益,也失去了政治利益。就像如今被點燃的種族歧視,我想這應該是大部分建制派精英都不想看到的。

  三

  美國疫情的第二個嚴重性在於,美國是一個更依賴“老人”的社會,這次因新冠病毒死去的,更多的是美國的“中流砥柱”。

  美國經濟服務業占比高達80%,非常依賴高端產業的國家,雖然低端勞動力稀缺,但這並不會影響美國的競爭力,因為美國最值錢的是腦力勞動的行業,而這個行業的競爭力,實際上跟年齡成正比。也就是說,教授這類職業,肯定是年齡越大越值錢(諾貝爾獎獲得者平均年齡接近70歲)。

  因此,我們做一個殘酷的,純理性的假設,比如墨西哥、巴西和美國,都同樣採取了群體免疫,那哪個國家最後的損失更大呢?當然是美國,因為新冠肺炎致死率最高的是老年人群,墨西哥和巴西等主要的競爭力是青壯年勞動力,也就是年輕人,而年輕人自愈率很高,所以如果逝世的大都是老年人,依賴於高齡腦力勞動者的美國,其損失將是墨西哥和巴西等的數十倍。

  我目前拿到的數據是,因新冠病毒去世的全球50多位名人明星裡面,美國有超過30位,而這些人都是美國服務業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力。

  很多時候,大家對美國的了解,其實還僅限於認知和宣傳慣性,實際上目前支撐美國整個國際戰略意志,以及各行各業文化、科技和政治影響力的,依然是那幫老人,也就是嬰兒潮的最後一代。

  比如特朗普,是美國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總統,目前已經73歲,而準備跟特朗普競爭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已經77歲,此前跟拜登在黨內競爭的桑德斯,年齡是79歲。這都是美國政壇有史以來創歷史的存在。美國這種各行業核心人物高齡化的趨勢並不是一個偶然。

  除了政壇,你去看美國現在的教育界、科學界、投資界,其實也都高齡化了,美國精神的代表,“美國信用”的捍衛者,股神巴菲特,已經89歲了。每當美國要重振市場信心,拯救股市的時候,巴菲特就會勇敢的站出來維護美國的利益。前一陣的股東大會,巴菲特就明確表示,“如果你要做空美國,你要非常的小心,我一直相信美國。”巴菲特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永遠不要做空美國”。但在防禦新冠病毒方面,巴菲特就曾明確說,不打算在家辦公,會按照原計劃完成旅行。

  我要表達什麼呢,我的意思是,此次疫情,將加速美國“中流砥柱”一代,也就是國家意志最為強烈的這一代人的逝世。

  這會導致什麼呢?將會使得美國更加的追求虛無主義,更加的強調意識形態,而不是尊重現實。大家可以對比一下中國的香港和中國的台灣,當老一輩逐步老去之後,年輕人的時代,已經沒有太多的歷史使命,但已經被意識形態教育嚴重洗腦,走向徹底的虛無理想主義。

  我這裡並不是貶低這些地區的年輕人,而是歷史走到了一個關鍵時刻,你可以選擇追求家國理想,創造和見證一個新的時代,你也可以選擇無畏的憤怒,脫離現實去追求虛無,把自己變成一個“廢青”。

  而中國大陸正處在什麼樣一個時代呢?我們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一下。

  大家應該知道最近美國又出了一個所謂的“實體清單”,這裡面就包括中國多所大學,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13所中國大學。那我要告訴你的是,中國航天工程,以及C919等大飛機工程,主要的團隊組成,就來自這些大學。

  更主要的是,他們的平均年齡也就35歲。

  月宮一號核心骨幹平均年齡35歲

  而你再看看美國航天團隊的整體年齡水平(白頭髮白胡子)。

  如果說科技競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百年的長跑,那麼中國有著足夠多的年輕人和源源不斷的大學人才,以及更大規模的人口基數。美國除了歇斯底里的制裁,已經失去了安全感,也就是說,美國跟中國的科技競爭策略,已經不再是各自比拼研發的問題,而是利用遏制對手的方式,來延長自身的優勢。

  請注意,我並沒有說美國的科技已經不行了,我要表達的是,中國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跟美國做科技競賽,而美國除了會拿國家安全、知識產權等看上去冠冕堂皇,實則越來越沒有說服力的東西來打壓中國之外,已經開始無理取鬧了。

  早在九年前,美國宇航局前局長米切爾•格裡芬就說過:中國航天最令人羨慕的在於它所擁有的一大批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當時我們的天宮一號、神州飛船等核心骨幹年齡不到40歲,而美國同期相關團隊核心骨幹年齡超過50歲,俄羅斯則超過60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