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俄“厲兵秣馬”劍指蒼穹 誰能制霸深空?
http://www.CRNTT.com   2020-06-05 10:30:45


 
  空間系統將成為戰爭中首輪被攻擊的目標。空間系統是爭奪信息優勢的重要裝備,誰直接獲取各類重要信息的能力更強,誰就獲得了制勝的先機。在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及其盟友為了應對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先後調用數量龐大的衛星群進行信息支援,總數量達到了100顆,形成了空間偵察監視、空間通信保障、空間導航定位、空間氣象保障四大系統,組成了龐大的天網。在海灣戰爭的總結報告中,美軍將戰爭的勝利歸結為“GPS的勝利”。由此可見,未來戰爭可能首先在空間領域打響,空間系統或將成為戰爭中首輪被攻擊的目標。

  天對地快速打擊將成為未來戰爭重要作戰樣式。在未來“以快吃慢”的作戰樣式指引下,如何在敵方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實施天對地精確打擊,是美俄等航天大國追求的目標。美正在加緊研發的X-37B飛行器,就採用具有極強的可靠性和自適性的先進制導與控制技術,使其很好地適應飛行條件的變化,為未來實施空間對抗和天地打擊提供作戰平台,其上如果攜帶武器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制霸高空的攻擊性武器,可實時進行天對地快速打擊。
 
  發展空天對抗系統 路向何方

  一是掩軍於民,隱蔽推進空間對抗系統快速發展並形成戰鬥力。鑒於發展空間對抗系統的敏感性,各國發展空間對抗武器一般都打著民用旗號。例如,美國實施的“鳳凰”計劃對外宣稱致力於用射電望遠鏡等先進設備接收從宇宙中傳來的電磁波,從中分析有規律的信號,希望借此發現外星文明。但卻囊括了諸多空間操作,如有效載荷寄宿發射、細胞化衛星、在軌機動、與合作目標交會、捕獲目標、對目標實施操作、飛離目標、退役衛星部件的重複使用、低成本空間系統等關鍵技術,這些技術都可用於發展進攻性空間對抗武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