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軍頻提軍事新概念
http://www.CRNTT.com   2020-08-31 11:02:28


 
  “動態武力運用”概念由機動防禦/進攻思想和“全球快速打擊”概念發展而來。美軍聲稱,提出並運用此概念能夠使美軍部分前沿部署的戰略武器系統免遭遠程武器攻擊。

  從作戰需求角度而言,這些新概念兼顧了美軍不同時期的作戰需求。“多域戰”“全域戰”“馬賽克戰”和“動態武力運用”針對短期和中期戰爭。“多域戰”“全域戰”聚焦如何應對對手“反介入/區域拒止”挑戰。一直以來,“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被美軍視為能夠抵消其軍事優勢的重大威脅之一。“算法戰”和“戰爭雲”針對的則是未來的戰爭,即信息化戰爭的高級階段——智能化戰爭。

  從技術角度而言,這些新概念均以現有或未來技術為基礎。相比技術相對超前的“全球快速打擊”概念,“動態武力運用”更貼合美空軍現有裝備水平。“馬賽克戰”所著眼的顛覆性通信、網絡和軟件集成技術,本身既是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同時又將促進信息產業的發展。美軍宣稱,在該概念下,美軍可自主組合現有裝備,形成體系作戰能力。“算法”本身就是當前主流人工智能三大要素(算法、數據和計算能力)之一。

  發展動態值得警惕

  縱觀冷戰後美軍新概念的發展與實施情況不難發現,花樣繁多的新概念大多難逃半路夭折的命運。美軍新概念在提出伊始往往會起到一定牽引作用,但大多會因軍兵種內鬥或軍內領導層更迭逐漸淡出視野,直至最終消亡。而後又會提出新概念、新思想,如此循環往複。

  美軍新概念之所以難逃半路夭折的命運,不僅受主觀因素影響,還由軍事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軍事領域更新換代速度本就快於其他領域,美軍頻繁推出新概念,旨在確保絕對優勢地位。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美軍開發的很多技術具有很強的軍民通用性,有些消失了的軍事概念,會像遺傳基因一樣,影響美軍其他領域建設及此後新概念的開發。

  目前,有些新概念已開始在美軍建設中得到實踐。比如,美陸軍已組建1500人左右的多域特遣隊,美國防部也力求在2020年12月之前形成聯合全域作戰概念。“動態武力運用”也已運用於空軍作戰部署中。今年4月,美軍停止在關島執行“持續轟炸機進駐任務”,將計劃輪換部署於關島的戰略轟炸機隊調回本土,就是“動態武力運用”概念的直接運用。另外,第一個“戰爭雲”項目已被賦予微軟公司。特朗普任內提出的這些軍事概念未來如何發展,值得高度關注。

  來源:中國國防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