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簡單複制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http://www.CRNTT.com   2020-11-17 09:54:47


資料圖:印度孟買,人們經過“印度製造”的宣傳畫。(新華社/歐新中文)
  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項與生產掛鈎的激勵措施(PLI),金額為銷售額的4%至6%,5年內耗資約2萬億盧比(占GDP的0.7%),適用於11個行業中承諾投資和大規模增產的公司。這意味著,印度試圖複制中國的“產業政策”,或者說國家對特定行業的支持,使其成為國家龍頭企業。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因為印度不是中國。

  印度《印度時報》網站11月15日載文《印度不是中國,複制其產業、貿易政策會招致制裁》,文章說,(莫迪政府宣傳的)Atmanirbhar意指“自力更生”。政府說這不是“自給自足”,尼赫魯和英迪拉•甘地曾嘗試過“自給自足”,但結果是災難性的。“自力更生”的目標不僅僅是為印度生產,還為世界生產,把印度打造為出口中心,同時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印度將進口什麼?如果印度把進口拒之門外,但卻大規模出口,那將招致對印度出口的制裁,就像中國所遭遇的那樣。北京多年來一直能够幸免,因為它最初很窮,出口的是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對西方沒有威脅。一旦中國變得更富有,在高科技領域與西方競爭,就會受到譴責和制裁。這也是對印度的警告。

  在印度還是一個出口有限的窮國時,可以將進口拒之門外,而不必擔心報複。但印度強大了,就必須對進口敞開大門,否則會面臨制裁。特朗普領導的美國對印度實施了一系列貿易制裁,影響到印度價值60億美元的出口。

  尼赫魯時期的“自給自足”只帶來了3.5%的GDP增長。有觀點認為,各國必須培育“嬰兒產業”,讓它成長,變得強大、有競爭力。然而,印度的“嬰兒”們拒絕成長,變成了沒有競爭力的“老年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