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為什麼要研製小型輕便型核反應堆?
http://www.CRNTT.com   2021-04-10 10:13:03


資料圖:美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卡車大小的移動式微型反應堆(中國國防報)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央廣網消息:據報道,美國國防部下屬的“戰略能力辦公室”,日前選擇兩家公司繼續開展“貝利計劃”,試圖開發一個輸出功率為1兆瓦至5兆瓦、滿負荷運作至少可持續3年的小型輕便型核反應堆。這類反應堆必須能在交付後3天內投入運行,如有需要必須能在7天內安全拆除。那麼,美國為什麼要研製這種小型輕便型核反應堆?小型輕便型核反應堆研發面臨哪些困難?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邵永靈為您深入解析。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指出,美國試圖研製小型輕便型核反應堆,主要目的是通過核能發電,解決美軍在偏僻地域進行新武器試驗和裝備過程中供電不足的問題。

  邵永靈:美國試圖研製小型輕便型核反應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軍隊供電不足的問題。因為軍隊一般都有固定的駐地,需要消耗當地的電力。隨著現在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很多武器裝備功率特別大,平時運行就需要消耗掉很多的電能。部隊如果需要部署到相對偏僻的地方,比如到靶場、試驗基地進行武器試驗的時候,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依賴當地的電力供應,可能會給當地供電帶來很大的負擔,消耗的電能可能是當地承受不了的。所以,美國就想依托一種小型輕便型核反應堆,將其作為一個移動的“核電站”,用來解決新武器試驗和裝備過程中對電能需求量大的問題。

  報道稱,“貝利計劃”要求小型輕便型核反應堆能夠通過公路、鐵路、海上和空中安全、迅速地機動,並且能實現迅速啟用和迅速關機。對此,軍事觀察員邵永靈認為,小型輕便型核反應堆就如同一座小型“核電站”,如果移動部署將面臨安全、技術配套等諸多障礙,實現難度較大。

  邵永靈:從目前來看,美國計劃研製的這種小型輕便型“核電站”,固定部署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太可能如美軍想象的那樣,在執行任務時跟著大部隊一起移動。因為核電站的建設,需要很多客觀的條件,比如怎麼散熱,核電站的散熱需要很多很多的水,它對環境是有一定依賴的。另外,這種“核電站”的功率不會太小,據報道,美軍準備開發的這種核反應堆是幾兆瓦的,幾兆瓦其實不算小了。特別是核反應堆一定要有一個很厚很厚的防護罩,比如航母上的核反應堆、攻擊型核潛艇上的核反應堆,都有厚厚的防護罩。為啥大家不會去造核動力飛機呢?就是因為它的重量很大,所以難以做到像設計的那樣,像一個手提箱式的“核電站”那樣,可以拎著它去往任何一個地方,這恐怕還是很困難的。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分析,這種被網友稱為“核能充電寶”的技術設想如果能夠實現,將可能突破激光、電磁等武器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瓶頸,但未來在應用層面還面臨很多安全和政治層面的制約。

  邵永靈:比如說激光武器。激光武器的概念,已經提出來很多年了,大家也都知道,激光武器有很多優點。但是,為什麼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部署?最重要的問題還是電力供應。因為激光武器需要的電能太大了,如果想讓激光光束達到設計所期望的強度,電能供應可能就是一個無法解決的技術瓶頸。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