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洲漲軍費 軍企進“考場”
http://www.CRNTT.com   2022-04-06 11:02:45


 
  一方面,歐洲軍工企業將獲得更多訂單和機會。以德國為例,鑒於德國政府宣布將額外從財政預算中撥款1000億歐元用於國防開支,德國主要軍工企業計劃在短期內提高產量,並持續增加產能,以滿足和適應德國聯邦國防軍的需求。空客集團、萊茵金屬集團、蒂森克虜伯船舶系統公司等歐洲大型軍工企業也紛紛宣布,將把工作制度調整成多班運轉模式,同時發展更多新的合作夥伴以提高產量。

  另一方面,需求量大幅增長也暴露出歐洲軍工企業的短板與不足,使其面臨嚴峻考驗。這突出體現在3個方面。

  一是吞吐量有限。歐洲媒體評論稱,面對軍費增長和採購訂單增加的大好局面,歐洲軍工企業可能死於“消化不良”。歐洲軍工產品,尤其是聯合研發的產品生產周期普遍較長。據悉,近年來一直在推進的歐洲無人機和新型主戰坦克項目,仍需數年才能研發成功,短期內難以滿足歐洲國家“加急採購”的需求。

  二是協調性欠佳。歐洲防務局首席執行官賽迪維稱:“歐洲國家之間要加強軍備採購方面的協調。快速決策並不意味著急於求成或者考慮不周。相反,我們應該更加理智地花錢。”柏林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薩帕迪諾稱:“在歐洲成為全球防務市場重要參與者的情況下,歐洲國家應共同商討如何在採購國產裝備和國外裝備之間尋求平衡。”此外,歐洲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國防預算和採購資金充足的話,歐盟各成員國傾向於依托本國軍工企業研發相關產品,而非與他國共同研發,這可能導致共同研發項目的“流產”。

  三是競爭力不足。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歐洲在全球武器貿易中的份額在過去5年中從10%上升到13%,歐洲最大的武器買家是英國、挪威和荷蘭,武器主要來源國是美國。參與該報告撰寫的研究人員西蒙·魏茨曼表示,歐洲將大幅增加軍費開支,購買大量武器裝備,其中很大一部分將來自美國。從上文中提及的歐洲各國軍備採購計劃也可看出,美制武器幾乎占據壟斷地位。

  借勢推進防務自主

  總體來看,歐洲國家近期大漲軍費、瘋狂採購,意圖進一步提高軍事綜合實力,強化戰略威懾能力,同時推進歐洲自主防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