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將視綫投向地球“最後的邊疆”
http://www.CRNTT.com   2022-04-24 09:04:28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海南考察。這是10日下午,習近平在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考察。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似乎很少有人關注海洋和海床所蘊含的潛力。作為全球97%的水和約80%動植物的家園,海洋,特別是海洋深處是地球最後的“邊疆”。聯合國的數據顯示,與海洋直接相關的商品與貿易潛力高達2.5萬億美元,但全球海洋經濟的總價值可能遠高於此。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4月22日載文《中國將視綫投向地球“最後的邊疆”》,文章說,沒有什麼更能彰顯這種潛力了——中國銳意改革的經濟領頭羊廣東正將視綫投向所謂的“藍色經濟”。該省去年12月發布的《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頗具洞察力。這一規劃文件的開篇,該省就明確表示將海洋視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

  廣東新的海洋規劃要求當地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在全球海洋經濟中發揮更廣泛作用。該省的具體目標包括到2025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海洋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并打造(5個)千億級以上的海洋產業集群等。   

  隨著廣東的港口貿易加速發展,廣東全省將會成為全球性的海洋合作中心,尤其是與“一帶一路”沿綫國家發展合作。目標領域包括海洋產業、海洋科技、生態和海洋環境保護等。已經成為制造業典範的深圳也被定位為海洋產業、治理和服務的“全球海洋城市”。

  在201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藍色增長”成為一項目標和國際公認的社會經濟發展引擎。10年後,中國至少已在“藍色增長”和“藍色治理”方面處於領先,尤其是廣東。對於任何參與今後海洋經濟討論的人士來說,花些時間理解《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繪制的航行方向都是有必要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