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軍後勤保障新舉措難解老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2-04-28 09:48:48


 
  提升補給效費比。據美海軍官網報道,美海軍將於今年秋季在航母上測試貨運無人機的遠程貨物運輸能力。屆時,美軍將在航母上部署4架最大載荷22.7千克的“藍水”海上貨運無人機,測試距離達320千米,借以評估無人後勤技術在艦隊中的作用。2021年2月,1架“藍水”海上貨運無人機首次演示向航母運送輕型後勤設備的能力。美海軍聲稱,在軍艦航行時發生的嚴重故障中,有90%的故障可使用小型零部件(小於9千克)進行修復。通過直升機空運或海上補給方式運送耗時費力,使用無人機運送僅需幾個小時,可以大幅提高保障效率。

  提高人員安全性。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無人裝備在後勤保障與運輸方面的運用逐漸增多。近日,美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地面車輛系統中心,對其新型車輛自主技術軟件——“自主地面補給系統”進行測試。據稱,裝有該系統的後勤車隊只需為頭車配備駕駛人員,後續無人車輛便能自動跟隨前車行動,並自主完成裝卸任務。未來,上述系統將在美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後勤保障車輛上使用。美媒評論稱,裝有該系統的後勤車隊能降低士兵在前線的風險,提高戰場後勤補給的安全性,對於前沿作戰後勤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緩解戰場充電難。近期,美陸軍還從保障車輛和單兵裝備兩方面著手,試圖解決戰場電力保障難題。保障車輛方面,美陸軍未來司令部宣稱,陸軍將為電力保障車輛安裝帶有移動微電網系統的發電機和電池。單兵裝備方面,美陸軍未來司令部宣布已研製出一款小型移動燃料電池,重約2.3千克,使用玻璃水作為核心燃料,可為執行作戰任務士兵的電子設備供電,相較傳統的發電機更輕便、高效。

  凸顯矛盾問題

  總體來看,美軍近期完善保障體系和更新後勤裝備的有關舉措,主要是為瞄准“下一場戰爭”預做準備,針對潛在作戰對手的意味較濃。不過,分析認為,從實際情況看,當前美軍後勤保障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可解決。

  一方面,積弊難根除。由於缺乏監督問責機制,後勤保障領域的腐敗問題已成為難以根除的“毒瘤”。美海軍第七艦隊此前曾出現“塌方式腐敗”,美媒稱美國部署在亞洲的艦隊內部“已形成廣泛的腐敗文化”。近幾年,美海軍艦艇頻繁出現事故,許多艦艇得不到妥善的維護、保養和升級,凸顯出其維護保養能力的不足。2021年3月,美海軍作戰部部長就曾表示,目前美國只有17個幹船塢可為其艦艇提供維護,由於需要維護的艦艇數量眾多,一些老式的洛杉磯級核潛艇面臨無處維護的尷尬境地。在可預見的未來,相關問題必將繼續困擾美軍後勤保障工作。

  另一方面,資源難平衡。後勤保障資源歷來是美軍各軍種爭奪的焦點。近年來,美軍各軍種提出“多域作戰”“分布式海上作戰”“敏捷戰鬥部署”等作戰概念,並以此為噱頭搶奪後勤資源。以“多域作戰”為例,美陸軍稱該作戰概念在進入實踐階段後,將“需要軍事後勤領域的革新”,並據此提出後勤保障領域的7項願望清單。下一步,美軍各軍種圍繞後勤資源的爭鬥勢必更為激烈。

  來源:中國國防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