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S重型火箭還繼承了航天飛機的液氫液氧推進劑。業界有一種說法:“美國的氫氧、俄國的煤油、老馬(馬斯克)的甲烷”,指的是在液體發動機主流推進劑方向上的3大翹首。其中,美國青睞的氫氧推進劑在3種推進劑中比衝(效率)最高,但由於氫氣極易洩漏,與氧氣或空氣混合後容易爆炸,因此一旦發現氫氣的洩漏量超標,同時在短時間內處理不了,就會導致發射推遲。
被“取代”風險猶存
當SLS重型火箭矗立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發射工位上時,遠在得克薩斯州的博卡奇卡,SpaceX公司的超重-星艦也在緊張地試飛。比起2010年開始研製的SLS重型火箭,超重-星艦是名副其實的“後輩”。自馬斯克2016年提出載人登陸火星計劃以來,超重-星艦方案幾經變更,2019年才進入發展“快車道”。從2020年8月5日原型樣機首次完成150米高空懸浮跳躍飛行試驗,到2021年5月5日進行高空飛行測試,並成功完成回收著陸,再到2022年計劃首飛,超重-星艦3年3大步,直追SLS重型火箭研製進度。同為運載能力百噸級的重型火箭,SLS重型火箭和超重-星艦有著明顯不同。SLS重型火箭相當於“國家隊”代表,其特點是研製程序按部就班、實驗項目一個不少,目標單一明確,不求重復使用。而超重-星艦商業色彩濃厚,方案多線並行,模式靈活創新,追求重復使用。兩種模式各有優劣,一個強調“穩字當頭”,一個追求“快字優先”,前者意在實現載人登月,後者欲搶占商業發射市場份額,無論哪一型研製成功,都將在世界航天史上留下痕跡。
SLS重型火箭能否在9月下旬順利首飛,目前仍未可知。畢竟,美國已有10年未組織如此復雜的重型火箭發射任務,射前出現插曲也不意外。可以肯定的是,SLS重型火箭一定會首飛,至於美國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能否順利實施,還有待觀察。如果SLS重型火箭前期發射任務多次失利,整個工程將面臨下馬風險。另外,如果超重-星艦實現完全可重復使用,SLS重型火箭還面臨被取代風險,其未來發展將更加撲朔迷離。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