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緣何?法軍在非洲頻頻遭遇“逐客令”
http://www.CRNTT.com   2023-02-16 07:49:51


 
  然而,法國還沒嘗到多少反恐成果的甜頭,就又不得不咽下汹湧而來的苦水。

  就行動成果而言,法國開展將近10年的反恐行動成效不佳,陷入越反越恐的窘境。特別是近年來,“伊斯蘭國”殘餘勢力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回流至非洲,並與當地分裂勢力合流,導致反恐形勢不斷惡化。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非洲大約有25個活躍的極端組織,而2010年僅為5個。這其中,薩赫勒地區是極端勢力活動的重災區,無論是極端組織的數量、活動範圍,還是恐怖襲擊次數、造成的死亡人數,都呈上升趨勢。僅在2020年,馬里、尼日爾和布基納法索三國就有約2400名平民喪生。此外,法軍“誤炸”致無辜民眾死亡等事件的發生,使當地反法情緒不斷上升,常有民眾集會遊行抗議,要求法軍撤離。

  就地區夥伴而言,馬里和布基納法索相繼發生軍事政變,昔日盟友“去法國化”愈演愈烈。近年來,由於新冠疫情、恐怖活動等原因,西非地區軍事政變頻發,馬里在2020年8月和2021年5月發生兩次軍事政變,布基納法索2022年發生兩次軍事政變。政變後的馬布兩國過渡政府為收攏人心、鞏固自身政權,採取“去法國化”政策,而法國也對政變後過渡政府的合法性提出質疑,馬法、布法雙邊關係不斷惡化。前有馬里宣布退出聯合反恐的薩赫勒五國集團,並驅離法國駐該國大使;後有布基納法索宣布終止允許法國在布領土駐軍的軍事協議,並要求駐扎在該國的法國軍隊在一個月內撤離。

  就國內形勢而言,新冠疫情導致法國經濟壓力增大,社會矛盾激增。面對內外困境,法國政府尋求減少海外行動的財政負擔,不願再對非洲反恐行動大包大攬,決定減少直接軍事介入,更多依靠西方盟友和非洲本土力量來應對當地恐怖主義。2022年8月,法國宣布該國所有軍隊已全部從馬里撤出,同年11月,法國宣布正式結束“新月形沙丘”行動。

  激起連鎖反應

  ——雙方或都將面臨“難以承受之痛”

  法國撤離馬布兩國,對地區安全形勢和法國國家利益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必將激起連鎖反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