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國謊言將伊拉克推向戰亂深淵
http://www.CRNTT.com   2023-03-20 12:49:50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據新華網報道,2003年3月20日,美國及其西方盟友以所謂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悍然入侵伊拉克。二十年過去,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依然未見蹤影,數十萬生命卻在連年衝突中隕落。

  二十年間,美國為謀私利編織了一個又一個謊言,將伊拉克推向戰亂深淵:戰火連綿不斷、恐怖襲擊頻發、教派矛盾激化、重建工作遲緩、政治局勢不穩……連美國媒體也承認:“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在21世紀初的原罪”。

  始於謊言

  “巴格達處處可見被轟炸過的斷壁殘垣、燃燒過的車輛,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彈藥味……在馬路上巡邏的不再是伊拉克警車,而是全副武裝的美軍裝甲車……”時任新華社駐巴格達分社記者梁有昶如此記述美軍占領巴格達後的滿目瘡痍。

  2003年,美國及其西方盟友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繞過聯合國安理會,以莫須有的罪名發動伊拉克戰爭。出兵前,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會議上拿出一管白色粉末,聲稱是伊拉克研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此後他公開承認,這次發言是他的“污點”。

  這一世紀謊言,開啓了伊拉克長達20年的戰爭與動蕩。暗夜里,亮橘色的閃光、雨點般灑落的炮彈、壓過路堤的坦克……美軍依靠軍備優勢,4月9日攻入巴格達,薩達姆巨型雕像被拉倒,這被視為薩達姆政權被推翻的標志性時刻;5月1日,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宣布結束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戰行動。

  此後美軍開始通緝薩達姆時期的高層人物,時任新華社駐巴格達記者李驥志回憶,當時流行一套撲克牌,“幾十個軍官,每張牌上一個人,大家就每天看新聞,哪張哪張牌被抓到了。”現任駐巴格達記者董亞雷說,很多伊拉克人還記得當時美軍的野蠻,“闖進家里,呯一槍,把人打死,然後走進臥室跟死者家人說句Sorry,就走了。”<nextpage>

  恐怖情緒開始蔓延,民衆下班後不敢在街上逗留。人們逐漸開始懷疑美國的入侵借口是否屬實。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直沒找到,美國通過煽動教派衝突、散播部落仇恨、插手主權國家內政、謀取私利的險惡用心,卻很快浮出水面。

  隨著民衆對和平的希望破滅,伊拉克局勢急轉直下。2003年8月開始,襲擊事件不斷,傷亡人數持續增加。

  李驥志記述了約旦駐伊大使館門前汽車炸彈爆炸案的場景:血水混著爆炸現場的黑色粉末,一起流入下水道,汽車上的人仿佛瞬間蒸發,“人如草芥”。

  陷於謊言

  2003年10月2日,美國負責在伊拉克搜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官員大衛·凱承認,沒有在伊拉克找到此類武器。

  隨著美國謊言的破滅,媒體曝光阿布格里蔔監獄美軍虐待伊拉克囚犯照片,當地民衆的憤怒被推向新頂峰。然而,美國政府編織出的另一套說辭——“解放伊拉克人民,帶來民主和自由”,已將伊拉克投入一張隱蔽的謊言大網中。

  美國《紐約時報》文章曾如此美化這場侵略:“伊拉克戰爭是自‘馬歇爾計劃’以來,美國最重要的一個推廣美式民主、自由、革命的計劃,是美國在國外嘗試進行的最宏偉的事情之一。”但事實是,伊拉克政治生態遭到破壞,美國只兜售民主承諾,卻未能提供電力、住房、學校等基礎設施或安全保障。

  薩達姆倒台後,一些黨派為了權力,不惜挑起衝突,許多城市發生長達數年的血腥仇殺。生搬硬套的西式民主下,本就部落林立、教派關系微妙的伊拉克陷入爭鬥:教派衝突和恐怖襲擊頻發,各地死亡人數不斷攀升,武裝人員活動愈發頻繁,城市爭奪戰愈演愈烈……<nextpage>

  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被處以絞刑。那天是當地重要節日宰牲節。時任新華社駐巴格達記者閆珺岩在稿件中記錄了對當時伊拉克教派對立的觀察:在巴格達市中心遜尼派聚居的凱拉代區,婦女烏姆·穆罕默德對記者說,絞死薩達姆對美國是好消息,而“我們卻感覺在節日里受到侮辱”。在薩達姆的家鄉提克里特,當天5時左右就開始了為期4天的全城戒嚴;而在什葉派聚居的薩德爾城,不少民衆上街歡呼慶祝……

  2006年12月4日,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伊拉克已陷入內戰。伊拉克政府2009年10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初至2008年10月底,共有近8.57萬伊拉克人死於各類暴力事件,同期受傷人數達到14.72萬人,另外還有1萬多人失蹤。而這一統計被輿論普遍認為相對保守。

  安寧從未降臨

  2011年,美國從伊拉克倉促撤軍。伊拉克軍警應對國內安全局勢的能力有所下降,而同樣帶有教派衝突色彩的叙利亞危機外溢至伊拉克,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坐大,2014年奪取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區。國際聯盟隨後增兵伊拉克。

  2015年,新華社記者陳序赴任巴格達時,“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已很接近巴格達國際機場。他回憶,這個上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經常堵車,“一旦堵車,就擔心旁邊的車可能下一秒會爆炸”,但一位買菜的老奶奶路過巨大的導彈坑洞,“看都沒看一眼,直接繞過去,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他們已經被迫把這種非正常的極端生活當成自己最日常的生活來過”。

  戰爭爆發十餘年,這一時期出生的伊拉克孩子“從未見過和平的樣子”。記者劉萬利記述他2016年報道收複摩蘇爾戰役時的一個細節:密集槍聲回響在狹窄街巷間,接近50攝氏度的室外溫度,防彈背心濕透,記者的出現卻吸引一大群當地百姓。一顆滾燙的彈殼掉在幾米外,一個三五歲的孩子淡定地走過去用水一澆,然後把降了溫的彈殼塞進記者手里,“當個禮物似的,微笑著,讓我別怕”,劉萬利當時心頭一緊。<nextpage>

  從巴格達的美軍空襲,到費盧傑的清剿行動,再到摩蘇爾的街頭巷戰……伊拉克經歷了現代戰爭的諸多形態,“自由民主”成為一紙空話,和平安寧從未降臨,民衆無所適從。

  在摩蘇爾,當地民衆對劉萬利坦言:“美軍入侵之後,國家亂了,日子沒法過了,‘伊斯蘭國’來的時候我們就想,也許接受他們,改變一下更好呢……但是我們錯了。”

  在長達9個月的收複摩蘇爾戰役中,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部隊對摩蘇爾老城實施無差別轟炸,整個老城淪為廢墟。數據顯示,約13.8萬棟房屋被毀,在摩蘇爾西部,被夷平的房屋超過5.3萬棟。

  根據全球統計數據庫的資料,2003年至2021年,約有20.9萬伊拉克平民死於戰爭和暴力衝突之中,約有920萬伊拉克民衆淪為難民或被迫離開故土。

  還需幾個十年?

  2003年和2013年兩度常駐巴格達的梁有昶回憶,分社當地報道員賈邁勒在戰爭爆發十年時曾跟他說:“十年,原本應該是足够(局勢變好)的,但我想大概還再要十年吧。”

  第二個十年彈指一揮間,賈邁勒卻只能再次表達他的失望:“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基礎設施破敗、普遍貧困的國家……美國的霸權行徑和在伊拉克的‘民主試驗’釀成持續多年的教派衝突,猖獗的恐怖襲擊,失業率和貧困率高企,醫療系統脆弱……”

  美國的做法讓其在整個中東地區信用破產。位於卡塔爾多哈的阿拉伯研究中心今年1月發布《2022年阿拉伯民意指數》指出:78%的阿拉伯人認為,美國是該地區的威脅和不穩定因素。<nextpage>

  歷經戰爭與內亂,穩定和重建是伊拉克人最大願望,也是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的共同期盼。願伊拉克能真正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發展,重建美好家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