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網:歐洲距離戰略自主還有多遠
http://www.CRNTT.com   2023-04-14 10:54:29


1月6日,歐盟旗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大廈外飄揚。新華社記者鄭煥鬆攝(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據新華網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在不同場合表示,歐洲應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努力實現戰略自主。馬克龍的言論得到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等人的呼應,但也招致質疑和批評。

  呼籲戰略自主的“歐洲聲音”不斷升高,表明在烏克蘭危機延宕不休和國際格局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下,部分歐洲政治家正在反思遭受侵蝕的歐洲主權,希望歐洲成為國際格局中的獨立一極。但由於美國的裹挾施壓以及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利益差別,歐洲戰略自主之路注定不會平坦。

  反思:不能成為“美國的追隨者”

  近期,馬克龍就歐洲戰略自主問題頻頻發聲。據法國《回聲報》和美國《政治報》網站9日報導,在結束訪華後回國的飛機上,馬克龍表示,歐洲面臨的巨大風險是“陷入本不屬於我們的危機”,但歐洲的矛盾之處在於,歐洲自認為只是“美國的追隨者”。他指出,歐洲在武器和能源方面增加了對美國的依賴,必須集中精力推動歐洲自身國防工業發展和能源供應多樣化。

  11日,馬克龍訪問荷蘭期間在海牙就歐洲主權問題發表講話說,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證明了歐洲主權的必要性,這一概念代表歐洲必須能“選擇自己的夥伴,決定自己的命運”。歐洲應成為“創造規則”者,而非追隨者。他還在社交媒體上連續發文,呼籲加強歐洲戰略自主:“我們歐洲的經濟主權,這是我們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歐洲已經不再天真。”

  馬克龍的一系列表態在法國和歐盟內部得到支持。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示,雖然歐盟對與美國的聯盟存在強烈依賴,但“如果因為這種聯盟就假定我們會盲目、系統地在所有問題上都遵循美國的立場,那就錯了。”法國經濟、財政及工業、數字主權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說,歐洲應實現自主,不僅是經濟、軍事、金融領域的自主,還要實現“思考自主”。匈牙利總理政治政策主任歐爾班·鮑拉日呼籲:“歐洲,現在是時候醒醒了!”德國聯邦議院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羅爾夫·米策尼希表示,歐盟必須盡可能發揮獨立作用,而不是在亞太地區成為美國的附庸,“馬克龍是對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