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武裝到牙齒的以色列軍隊為什麼大失水準?
http://www.CRNTT.com   2023-10-11 11:34:07


以軍“鐵穹”系統攔截哈馬斯火箭彈。
 
  然而在哈馬斯7日發動的突襲中,重金打造的智能化邊境墻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哈馬斯經過精心組織,實施了複雜的海陸空聯合行動。其中空中突擊分隊利用動力滑翔傘從空中越過邊境墻,儘管實際兵力不多,但他們成功吸引了以軍大部分注意力。美國“動力”網站稱,哈馬斯發布的視頻顯示,無人機在突破以軍邊境防禦時發揮了重要作用。視頻顯示,這些無人機定點投擲的爆炸物成功摧毀了邊境墻附近的自動武器站,並炸傷了以軍巡邏隊的坦克和人員。此後,哈馬斯在沒有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大搖大擺地直接利用推土機推倒鐵絲網圍欄,數百名武裝人員得以輕鬆地從多處破口穿過邊境墻進入以色列境內。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軍事專家認為,以軍重金打造的智能化邊境墻本身防護能力有限,只能攔截小規模滲透,而無法應對正面攻擊。按照以軍設想,憑借以色列強大的情報收集能力,如果哈馬斯想要發動大規模進攻,在集結階段就會被發現端倪,以軍可出動增援部隊實施“預防式打擊”,因此邊境墻的防禦能力不足並不是問題。但這次以軍過於鬆懈、根本沒能做好戰鬥準備,而且哈馬斯精心策劃的聯合行動成功起到了牽制效果,就連西方媒體也驚嘆“哈馬斯的地面進攻毫無阻力”。不過以軍邊境墻也並非毫無作用。搭乘快艇的哈馬斯海上突襲分隊就暴露在以軍火力面前,損失慘重。

  多層攔截系統被“壓倒”

  讓西方媒體驚訝的是,面對哈馬斯發射的數千枚火箭彈,以軍以往戰果輝煌的“鐵穹”攔截系統這次卻效果欠佳。美國《紐約時報》8日稱,“哈馬斯找到了以色列防禦系統的漏洞”。

  據介紹,目前以色列採用分層防空體系:其中“箭-2”“箭-3”反導系統負責遠程防空,“大衛投石索”導彈防禦系統負責中程防空,“鐵穹”防空系統負責近程防空。此外,以色列還從美國引進多套“愛國者”系列防空反導系統。

  由於哈馬斯等武裝發射的大量簡易火箭彈成本低廉,使用昂貴的傳統導彈進行攔截非常不划算,2007年以色列決定選擇“鐵穹”防空系統專門應對近程火箭彈的襲擊。它由雷達、監測、操控和發射裝置組成,主要攔截7-50公里內的來襲目標,理論上可以攔截包括火箭彈、大口徑炮彈、亞音速飛機等多種目標。該系統偵測到火箭彈來襲後,可在1秒鐘內分析判斷出火箭彈落點,並根據來襲火箭彈的不同威脅程度,選擇攔截威脅更大的火箭彈。專家介紹說,面對哈馬斯等對手發射的大量火箭彈,以色列此前經常宣稱“成功攔截絕大部分目標”,但這種說法是有水分的。例如在2014年的巴以衝突中,哈馬斯在幾天內發射了4500多枚火箭彈,“鐵穹”系統號稱“攔截成功率90%”,但其實這是指它對其中800多枚“有威脅”的目標實施攔截,一共擊落了735枚。“鐵穹”系統的這種“有選擇攔截”,一旦對手的火箭彈性能升級,就會因需要攔截的目標過多而出現嚴重的“火力不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