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圖謀在境外部署中導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23-12-22 10:31:10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美太平洋陸軍發言人菲利普斯日前表示,美軍方計劃2024年在印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導彈。這將是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首次在該地區部署陸基中程導彈,也是其2019年退出《中導條約》後首次部署此類武器,無疑將推高地區戰爭風險,對全球戰略穩定造成強烈衝擊。

  按照計劃,美國屆時將會部署代號為“堤豐”的發射系統,以及陸基版“標準-6”導彈、“戰斧”巡航導彈,導彈射程在500公里至2700公里之間。其中,“標準-6”導彈原本是一種艦載防空兼反艦導彈,也能進行對地打擊,射程較近,但反應速度和飛行速度較快,能夠打擊一些敏感目標。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過去在《中導條約》限制下,美國裝備的海空基“戰斧”巡航導彈搭載的是常規彈頭,這次重啟部署後,“戰斧”巡航導彈存在搭載核彈頭的可能。

  據分析,這些中程導彈將被部署至所謂“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美軍基地。這一動作,有多重目的。

  破解對手“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近年來,美企圖在西太平洋地區構建兵力分散、火力集中的聯合全域機動作戰態勢,打造陸軍多域特遣部隊、空軍先遣聯隊、海軍陸戰隊瀕海作戰團等規模小型化、功能復合化的“打擊包”,通過機動部署、多域通聯、動態聚優方式強化前沿懾壓態勢,破解對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堤豐”系統經測試,已具備部署陸軍多域特遣部隊的條件,一旦配備部署印太地區,將豐富該部隊打擊手段,通過縮短打擊距離、提高打擊精度、降低打擊成本,對地區國家構成現實威脅。

  豐富威懾選項。自發布2018版《核態勢評估》報告後,美國開始著力培塑“定制威懾”能力,即以“大規模報復+靈活反應”的方式豐富威懾可用選項、拓寬威懾頻譜。拜登政府提出的鍛造“一體化威懾”能力,其內在邏輯也是進一步豐富以核武器為基石的更多可用威懾手段。在此背景下,美近年來注重研發生產低當量核武器和核常兩用武器,試圖通過模糊“核門檻”讓對手時刻感受到現實安全威脅。陸基中導武器可為美陸軍有效填補威懾選項,戰時可用於開展“致盲行動”,攻擊關鍵作戰節點、預警節點、指控節點。必須指出的是,該型武器本身具有核常兩用特徵,一旦部署將極大推高核戰爭風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