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冠軍“壟斷”看CBA生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1 10:07:16


北京隊贏得本賽季CBA聯賽總冠軍。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新華網報道,NBA近20年共有8支球隊獲得總冠軍。進入新世紀後,再沒有一支球隊能夠連續三年雄霸冠軍。而縱觀CBA19年歷史,只有四支球隊問過鼎。除了上海隊2002年在姚明的帶領下從八一手中“搶”來一次總冠軍以及北京隊近三年的兩冠,其他冠軍全部被八一隊和廣東隊霸占。從2003年總決賽起,廣東晉級全部11次總決賽八度問鼎。幾乎統治了近10年的CBA聯賽。

  這就是CBA的生態格局,當NBA呈現諸侯爭霸、百家爭鳴的繁榮時,CBA的冠軍舞台還是屈指可數的幾家豪門輪番唱戲,背後體現的則是聯賽人才貯備和人才流動暴露的巨大差異。對於職業體育,外援的紅火可以促成市場,但就成績說話,一個王朝的締造根基還是在於本土。CBA的外援大多“淘金”氣息濃重,不具有扎根的意識和可能性,麥迪、肯揚·馬丁、JR史密斯都是例子。而無論是當年八一王朝還是日後的宏遠帝國,都是圍繞著劉玉棟、李楠、王治郅以及杜峰、朱芳雨、王仕鵬、易建聯等一批國手深深打造,國內球員實力厚度和板凳深度成了決定一個王朝能維持多久的重要因素。

  這就牽扯到了聯賽的人才培養模式。在經濟強省消費能力強的地方,“餘糧充足”的俱樂部在大手筆投入外援之後,可以拿“閑錢”搞搞球隊梯隊建設,而手頭不寬裕的球隊每年投入梯隊的資金則少得可憐。這就帶來問題,強者衡強,成績好曝光度高,投資方願意出錢,俱樂部的發展進入良性循環,而大部分則是承受著每年1000多萬的虧損。當然,投資方不是傻子,除了賬面收益還有品牌效益、政策扶持、政府關係等多方面的考量,但就人才貯備這種需要潛心做內功的事情,靠花錢靠外援“速效救心”粉飾太平無疑是短視之舉。

  NBA的人才造血並不是靠俱樂部獨立完成,全美大學聯賽每年為NBA源源不斷地輸送著人才。CBA真正要做的還是“把籃球隊建到校園裡,把訓練課開在孩子們中間”,充分利用大學籃球聯賽、中小學籃球聯賽的平台和社會籃球培訓機構力量,這才是根本出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