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資本+體育,中國體育產業新格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8 15:01:53


 
  曾長期從事股權投資的丁利榮表示,資本進入體育產業,就應當腳踏實地為中國的體育人群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真正創造價值,而不是去炒作概念。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賽事版權市場已出現非理性競爭態勢。體奧動力以近乎競爭對手兩倍的報價搶得中超聯賽版權,引來業內一片驚嘆和疑慮。較之目前每年8千萬元的版權費,5年80億元的價格堪稱天價。除此之外,騰訊砸下5億美元獲得NBA今後5年的國內網絡獨家直播權,價格是之前新浪簽約時的5倍;蘇寧旗下的PPTV則以2.5億歐元拿下西甲未來5年的媒體版權。這樣的版權價格是否虛高,見仁見智,但如何收回購買版權的巨額成本,卻是投資者必須應對的挑戰。

  “挑戰非常大。”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總裁張慶認為,光靠版權分銷,體奧動力無論如何是賺不回來80億的。走用戶收費這條路,短期內也不現實,因為中國觀眾長期習慣免費收看轉播,培養付費意識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有分析認為,借中超題材謀求資本運營,才是體奧動力及背後東家華人文化打的如意算盤。可資本市場畢竟有風險,一旦融資速度趕不上版權成本的攀升,體奧動力可能面臨資金方面的風險,進而給中超聯賽乃至各支俱樂部的正常運轉帶來不良影響。

  打造完整產業鏈,通過版權賽事的播出帶動下游產品的售賣,是樂視體育、PPTV期待實現盈利的路徑。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全產業鏈體育公司並沒有成功先例可循,在全面鋪開產業鏈前,變現只是一個存在於預期中的可能。

  此外,隨著整個市場被炒熱,一些非核心賽事的版權報價與其受關注度也不再一致,屢屢出現相對的天價。“一些公司的心理是,即便買回去什麼推廣都不做,也不願意賽事落在對手手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高昂的版權費用抬高了行業准入門檻,使得賽事版權淪為資本巨頭間的“壟斷”遊戲,這將阻礙體育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張慶表示,任何行業在爆發期都會經歷一輪非理性的投資熱潮,但如果行業沒有穩定的盈利回報,沒有一些成功的樣板企業,投資熱持續不了多久。“再過一兩年,浪潮退去,就能看得出誰在裸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