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華網:馬拉松熱釋放中國社會三大信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01 07:52:01


 
  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最早在馬拉松的“賽道”上跑了起來。作為這項運動的主管部門,中國田徑協會率先變革管理模式,響應國務院要求,放開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權,讓市場之手來決定馬拉松運動的發展。賽事審批權的鬆綁也直接增加了賽事供給。

  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經濟學院院長洪永淼認為,馬拉松“井噴”發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型案例。

  反映產業轉型蓬勃向上

  當下,中國經濟的發展動能正在更新換擋。國家提出2025年體育產業要達到5萬億人民幣規模,龐大的馬拉松人群無疑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主力軍。

  馬拉松運動看似只是對跑者的耐力和身體素質有較高要求,但背後卻包含巨大的消費空間。著名的《跑步者世界》雜誌曾有一個有趣的估算,一個美國跑者一生的花費,由儉而奢三個檔次分別為:14358美元、56942美元和212872美元。有人以此推算出中國版的三檔是:極簡型14100元、普通型243000元、土豪型1101900元。

  隨著跑馬人群的擴大,最早“一雙跑鞋一條毛巾”的基本要求也早已更新迭代。當下,普通白領跑者的標配是“一一二二”,一千元的跑鞋,一千元的運動眼鏡;兩千元的梯度壓縮衣,兩千元的運動手表,再加上一款可監測心率的可穿戴智能設備,一身的行頭就得小一萬元。

  蓬勃發展的新興馬拉松經濟對產業轉型的推動效應逐漸顯現。以跑鞋為例,對於跑馬者而言,跑鞋不再只是一雙裹腳的海綿墊,標準的馬拉松跑鞋蘊含了諸多高科技。

  今年3月,中國本土運動品牌特步啟用了重金打造的國內一流跑步科學實驗室,邀請中國頂尖短跑運動員進行了各項運動科學的研發測試。通過三維測力台、3D動作捕捉系統、足底壓力鞋墊、高速攝像等精密儀器,精准捕捉運動員的運動軌跡和各種指標,從而打造適合國人的優質馬拉松跑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