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美盟友“助”華發展軍備 美無能為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5 00:24:31


 
  隨著中國經濟和軍事實力的逐步強大,中國能夠去到任何地方和任何人進行交易——包括美國的盟友。長遠看來,美國盟友向中國出口敏感的軍民兩用技術仍會是美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但美國並沒有迅速和簡單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美國的其它夥伴要把敏感技術出口給中國,美國也不能夠採用對以色列施壓的方法來逼停這些國家。

  中國當前的國防預算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歐洲的技術對中國極具吸引力——對解放軍更是具有戰略價值。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中心(SIPRI)的數據顯示,中國從德國腓德烈斯哈芬公司(MTU Friedrichschafen,德國著名的商用內燃機製造商)購買的潛艇引擎技術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實現潛艇現代化的努力極具戰略價值。不應該去過分誇大中國與歐洲供應商的關係;雖然這樣的關係對中國而言是非常有好處的,但到目前為止,俄羅斯仍是中國武器技術的主要來源。

  雖然美國仍然嚴格管控曝光在中國面前的自主研發的防禦技術,但它不能夠奢望它的盟友們也這樣做——尤其是在軍民兩用技術的出口管控上。

  歐洲武器禁運政策當中存有漏洞,這一漏洞允許中國學習歐洲的專業技術,實質上,這就是說:軍民兩用產品(譯者注:軍民兩用產品不同於一般商品,它既可作為特種物資服務於軍事領域,又可作為普通商品流通於民間,於這種特殊性讓軍民兩用產品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國家軍工技術開發和生產水準)技術——那些可以看似沒有非軍事應用價值、但是又可以被用作軍事用途的技術——沒有被包含在禁運政策當中。歐盟發言人邁克爾•曼(Michael Mann)指出這和近來對歐洲與中國之間進行的貿易檢查一樣,禁運政策當中“沒有包括軍民兩用產品”。曼表示,是否要對軍民兩用產品進行管控,決定權在每個歐盟國家自己手中。

  不管美國有多麼不喜歡當前的事態,中國從美國的重要盟友手中進口技術,美國對此無能為力。歐洲和以色列並不是唯一讓美國感到頭疼的國家,《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的戈登•魯伯德(Gordon Lubold)在今年早些時候的調查顯示,韓國自主研發隱性戰機的新聞讓美國和其盟友更加擔心(譯者注:據美國《紐約時報》12月2日報道,韓國正在自主研發隱性戰機,以擺脫對在戰機技術上對美國的依賴),這會讓韓國為了發展自己的防禦產業而解除對美國技術大量的依賴。我們都知道,鑒於美國公然干涉以色列的交易,防禦貿易問題是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的熱門話題。這個問題也同樣在美國與歐盟的議程上萌芽,但就目前看來,還沒有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