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奧巴馬監控改革漏洞百出仍須改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1 00:50:18


 
  在外國情報監視法庭(FISA)的命令下,除非某人被認定與恐怖分子有聯繫,美國國家安全局可能並不會詳細過目其收集到的所有資料,但這個制度只能進行自我監督。就像總統提名的、負責監督監控項目的五人小組所說的那樣,“美國人民絕不能完全‘相信’公職人員”。

  目前還未發現濫用監控權力能帶來更大的好處。在仔細研究了機密證據後,由總統指定的小組認定該項目並沒有成功阻止任何恐怖分子陰謀,並且這些信息完全可以用一些不那麼侵犯隱私的手段獲得。該小組表示,這些信息會按照正常商業流程,由通訊公司保留至少18個月。如果國安局的官員向FISA法庭展示如何在合法的情況下搜索記錄,就可以得到一份法庭命令,要求通訊公司進行記錄搜索,並提交結果。

  奧巴馬宣佈的改革計劃就包含了這一方案中的兩個關鍵點:第一,國安局只會在有“司法發現”之後才會進行數據庫搜索。第二,未來60天內,由總統負責指導,司法部長“提供選項”,情報機構會將收集到的電話記錄轉移出政府控制,同時保證能夠對這些資料進行利用。國安局將不再負責收集工作。

  但是新的制度仍舊有很多模糊不清、未能解決的地方。比如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需要什麼樣的“司法發現”。法官有能力調查國安局的計劃是否正當嗎?還是說他們只需要一份證明書,然後確保該遞交的表格都已經填好就行了?

  這些數據的最終歸宿和相關法律依據也十分重要。對此,奧巴馬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通訊公司可像現在一樣,繼續留有這些電話記錄,而政府可同這些公司進行數據關聯以此尋求技術解決方案。

  而另外兩種方案就並非如此了。方案二需要通訊公司改變其數據保存方式,協助國安局獲得權限。第三種則是要把數據交予第三方承包商。這兩種選項很有可能會開啟一項極為危險的先例,即政府可以通過私營第三方來進行監控活動,而這些第三方卻沒有政府所受的法律上和政治上的約束。

  將信息交予第三方保管會讓隱私保護更為脆弱。政府必須給民眾一個交代。電訊公司也要給客戶一個交代。作為第三方公司,一旦和政府成交保留電話記錄,最終只有一個客戶——那就是國安局。第三方承包商的唯一目的就是讓客戶高興、讓項目能夠繼續。

  奧巴馬開啟的這扇改革之門是充滿意義的,但他還需要真正走進這扇大門。他對美國人民說,“我們不應該迴避民眾的高期望”。他應當履行這一承諾,堅守原則。面對“9•11”事件後的濫用監控行為,奧巴馬應尊重民主國家的守法公民有權不受政府監控這一原則。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