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首屆兩岸學子論壇閉幕:期待明年再論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6 00:35:47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彭莉對本次論壇進行總結(中評社 孫儀威攝)
 
  文教交流與社會發展分論壇涵蓋了教育、社會等議題。分論壇認為,民間信仰和民俗交流是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動力,兩岸文化交流機制是保證、根本在民間、主導在政府。兩岸都需要更仔細地觀察對方的複雜和多樣,通過文創交流合作共同向西方展示中國文化。

  彭莉表示,論壇的多學科性為大家提供了宏大的思考平台,論壇涉及經濟、政治、文學,提交的論文也通過多種研究方法綜合研究,有定性、定量研究,也涉及時政領域,有描述性研究,也有探索性研究,可謂百花齊放。大家圍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一時代主題,進行了多重面向的觀察,對“太陽花學運”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層次探討,也觸及到兩岸關係的一些老大難問題。論文既接受了同學之間平等的對話,也接受了到來自兩岸專家的點評。“期待明年陸島再次論劍”,彭莉說。 

  參會學生代表,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龍華科技大學講師董致麟表示,此次參會所發表的論文能夠一次得到來自台灣與大陸雙方的點評,實屬非常難得的經歷,在其學生生涯中這種機會也是比較罕有的,所以他心存感恩,感到非常幸運。“允許我代表所有的參會同學感謝所有參會的老師與工作人員!”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表示,論壇上發言同學的表現都非常好,他們相互進行了尖銳的點評,有的甚至有了點批判的味道,但這些都沒有關係。交流就是要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展開,讓高手評價,有開放才能有進步。

  上午的論壇中,全國台聯會會長汪毅夫用很多的證據證明了台灣人當家做主的願望。兩岸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重大理論創新平台首席專家、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教授陳孔立的講話發人深省,相信他的談話可以讓台灣的朋友對大陸的官員學者有新的認知。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對許多發言者的論文做了很多點評。同時,大家也看到了前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與電視上不一樣的一面。電視上的他很嚴厲、也非常有氣場,但剛才的他完全是一個溫和的學者。

  劉國深表示,“夫子開講”很成功,希望明年還能請請夫子來,甚至請來台灣的夫子。

  劉國深講話結束后,大會給獲得優秀論文的12位兩岸學子頒發了榮譽證書,論壇宣告完滿結束,接下來兩岸學子將赴泉州進行“閩南文化感知行”。
  
  (後方支援記者:黃博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