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胡凌煒:兩岸關係發展須解決台灣結構性矛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00:32:22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淩煒(中評社 孫儀威攝)
  中評社杭州10月14日電(記者 李仕奇 孫儀威 王永雪)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煒在第八屆兩岸發展論壇上發表觀點指出,從社會變遷的角度,分析台灣民眾的認同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以及發展變化,有助於探索了解台灣民眾認同變化的規律,同時,在未來兩岸的共同發展中針對台灣所面臨的各種結構性矛盾,推動台灣社會逐步走出困境,將有助於爭取台灣民眾的認同。

  胡凌煒認為,經過兩岸近60年的隔絕狀態之後,現階段的兩岸關係尚處在探索階段,反服貿太陽花運動的爆發,顯示出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尚未觸及到台灣社會內部60年來形成的深層矛盾,更與台灣政局存在的結構性矛盾相脫節。首先,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沒有解除兩岸之間的敵對關係,沒有明確台灣的政治地位及兩岸彼此的政治定位。

  其次,胡凌煒指出,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沒有有效地帶動台灣自身的經濟成長。此次學運能獲得如此大的社會回響,與民眾對ECFA的失望有關。他認為,隨著時間推移,大多數人只感到台灣經濟成長不如預期,甚至還陷入實質薪資倒退、物價飛漲及對未來不確定的更大恐慌。

  胡凌煒還表示,大陸綜合實力的快速發展使台灣民眾產生了“恐中”、“拒中”的心理,許多民眾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崛起和政治企圖感到不安,擔心陸資大舉入侵使台灣招架不住。他續指,加上民眾對執政團隊的不滿,懷疑政府是否有能力來適時、有效地利用相關機制,使得“服貿協議”能真正達到對台灣“利益極大化、衝擊極小化”的結果,這也是民眾反對服貿的主因所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