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中國放緩經濟?別慌,坐等好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1 00:49:55  


網路配圖
 
  在未來幾年,(比至於金融崩潰),更有可能的結果是:國家重點刺激消費,而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將會因此持續下滑。

  如果經濟再平衡實施良好,在習近平執政期間平均(GDP)的增長率將不可能超過3%-4%。

  那麼,在中國經濟增長率長達三十年保持在約10%的情況下,這樣大幅度的下降將成為中國的災難麼?這會不會導致失業率高居不下,經濟動盪呢?這是不少人的擔心。但是,迄今為止,儘管經歷過如全球金融危機等金融風暴,中國經濟依然表現出了很大的彈性。

  往前,北京將面臨很大的挑戰。一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都是大型企業、國家自身、權勢階層、富裕精英的福音。而中國政府現在需要做的是重新調整經濟增長模式,使得家庭平均收入上升,也使人們能有更多的錢用來消費。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好的跡象是,習近平政府似乎下了決心要做出必要的改變,甚至不惜付出大幅放緩增長率的代價。

  即時GDP增長率下跌,如果中國平均家庭收入保持能每年5%到6%的增長率,這將會使中國走上正確的道路。

  至於世界的其他地區,實在沒有必要因為中國經濟的放緩而恐慌。與盛行的說法相反,中國並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它僅僅是其最大的組成部份。需求才是能夠真正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而保持著大幅外貿順差的中國,並不是全球需求的供應者。

  對於世界經濟來說,真正重要的並不是中國的增長速度,而是其和國外的合作夥伴是如何進行貿易活動的。如果中國的經濟再平衡進行順利,那麼它對製成品和服務的進口增長應該比其出口回升更快,這對世界來說,將是個好消息。

  更重要的是,那些曾在出口業務上輸給中國的製造業也將受益。當中國工人的工資上漲,他們將擁有更多的錢在自己的國家購買商品和服務,這意味著,如果其他發展中國家能提供更便宜的人力資本,他們將有能力與中國展開競爭。

  毫無疑問,要管理一個巨大的經濟體,北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就現在而言,中國經濟的增長放緩並沒有什麼是意料之外或者值得驚訝的。而對於中國人民和全球經濟,中國的增長放緩,或許會帶來好消息。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