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湖南參訪圓滿結束 兩岸記者感受深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7 00:48:59


採訪團在鳳凰的合影
 
  來自大陸的王雎說,通過這幾天的行程看到當地經濟發展朝氣蓬勃,除了對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更有感觸之外,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因為同樣靠近洞庭湖,卻有不一樣的發展模式,卻又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讓人嘆服。也讓人對中國中部崛起戰略的推動,中部經濟的騰飛,有更多的期待。

  福建海峽之聲記者黃亞莉說,建設洞庭湖經濟生態區有利於保護和修復湖泊生態系統,保障長江流域水安全和生態安全;同時也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真正讓百姓從環境惡化之苦中擺脫。

  來自台灣《旺報》的記者陳嫚儂結合個人經歷說,自己參訪過許多工業園區。很高興可以看到湖區許多地方以原生態的方式進行招商,突出了環保的理念。作為台灣人,非常注重環保,因為台灣在這方面有許多前車之鑒。有台商來大陸,單純只是希望掙錢。有的工廠開工後,一段時間內可能有好的收益,但以後環境整治的惡果可能遠遠超出最初的收益。此次環湖參訪,看到許多處女地規劃從環保角度出發,難能可貴。

  來自台灣《聯合報》的記者蔡敏姿說,特別喜歡岳陽南湖的景色。認同南湖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沒有把當地的居民排斥在外,做成收費的項目。環湖一圈,感受到當地政府把生態環境融入當地建設,是一件不錯的事。

  採訪團團長呂庭華表示,洞庭湖環湖這一圈,非常有啟發。把地方的發展與生態考量在一起,會有好的結果。這次來第一次看到原來在書本上看到的洞庭湖,覺得景色確實很漂亮,湖南人民也確實很熱情。

  大陸記者非常希望這樣台灣記者能夠如實報道大陸的改革發展,使湖南美麗的自然風光、蓬勃的工業發展通過鏡頭打動台灣民眾,也希望這樣的採訪活動能夠消除兩岸人民心中的誤解,使兩岸人民朝著“一家人”的方向繼續走下去。

  湖南《湘聲報》記者尋曉燕說,雖然去過洞庭湖多次,但這次同來自台灣的媒體同仁前去,感受格外不一樣。點點滴滴的人文印記都展現著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蘊。希望台灣同仁的鏡頭下和筆下記錄的洞庭本色景象,打動台灣觀眾和讀者。同時,媒體信息相互傳達逐漸改變著兩岸民眾因隔絕而產生的誤解,對增進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認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都起到了促進作用,相信這種交流合作亦是源自兩岸公眾的需要,勢不可擋,意義非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