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APEC:亞太自貿區,是時候行動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07 11:33:11


正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被廣泛認為將為亞太自貿區實現突破提供便利。
  中評社香港11月7日電/伴隨自由貿易的浪潮,全球範圍內或雙邊或多邊的自貿協定談判風生水起。其中,亞太自貿區的構想與歐美自貿協定、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一樣,備受矚目。自10年前提出願景,相關經濟體已圍繞亞太自貿區進行很長時間討論,外界普遍認為現在是該行動的時候了。

  法國《歐洲時報》11月7日載文《亞太自貿區,是時候行動了》,文章說,正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被廣泛認為將為亞太自貿區實現突破提供便利:一方面,時隔13年再次舉辦APEC會議的中國本來就是亞太自貿區的堅定推動者,“主場優勢”不容小覷;另一方面,亞太經濟的進一步複蘇以及各經濟體力推的經濟轉型與創新,也需要進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安排。

  然而,事實並不全是如此。圍繞亞太貿易主導權的攻防在本次APEC領導人會議召開之前就已開打。中國官員雖然表態將在會議期間力推亞太自貿區並制定相應路綫圖,但西方輿論則報道稱,在美國的壓力下,會議公報將不再提議對亞太自貿區進行可行性研究。

  一般而言,建立自由貿易區,既可獲得實在利益,比如可以促進區內商品、資本、人員、資源更加便捷地流通,從而大幅降低成本,也可收獲宏觀助益,比如可形成緊密經濟體共同抵禦區外風險,增強在世界經濟中的話語權等。

  既然如此,為何亞太自貿區的推動並沒有想象中的順利呢?這一方面是由自貿協定的系統工程性決定的,亞太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通往自貿區的制度安排需要廣泛協調;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說,就是在當前亞太政治衝突多發的情況下,經貿分歧極易被塗上政治色彩,甚至被部分政客當作博弈工具。

  明顯對比是,與杯葛亞太自貿區相反,美國對推進沒有中國參與的自貿協定卻不遺餘力:經過多年商討後,美國與歐盟終於就達成自貿協定展開談判,而另一個重大自貿協定——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更打算將美國與亞太地區除中國之外幾個活躍經濟體聯合在一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