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發改委:香港將成“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6 09:45:03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在15日下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就“一帶一路”倡議與共同發展有關情況介紹稱,作為中國城市當中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國際大都市,香港未來將會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支點城市,“不僅具有亞洲輻射影響力,而且還將具有全球輻射影響力。”
  
  張建平表示,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香港這些年作為“人民幣最大離岸中心”的作用越來越凸顯;而且香港的教育水平在亞洲和世界都居領先地位,多所大學在全世界知名大學排名當中都靠前,文化創意產業對於全球都有重要影響力,這些都是香港的優勢所在。
  
  因此,張建平認為香港在未來會成為“一帶一路”上的國際金融中心,會成為“一帶一路”溝通中西方文化的橋樑,也會成為“一帶一路”上的國際貿易中心、航運中心,而且這樣的地位會繼續維持。
  
  張建平還提到,香港具有創新能力,可以和內地進行合作,共同進行研發設計創新平台的推進,發揮香港應有的作用。另外,香港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當中,還可以尋求高附加值的增長點,比如說香港現在採用的是海洋法系,“一帶一路”上很多經濟體現在也是海洋法系,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當中,如果涉及到這方面的法律仲裁,香港就可以發揮它獨特的優勢和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未來香港也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平台上的國際仲裁中心。”張建平表示,希望香港藉助“一帶一路”平台的合作,能夠在其中尋找到更高附加值的一種發展模式,從而促進香港經濟的轉型升級。
  
  “一帶一路”官譯正式出爐
  
  張建平當日介紹,“一帶一路”將成為中國首次成功倡議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平台,它的正式官方英文名稱,並非以前所說的“One Belt One Road”,而是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和外文局近日正式確認的“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引PPP模式緩解資金缺口
  
  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15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的資源、資金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東道國能夠提供相應的資金和保障。同時,在亞投行和絲路基金會發揮重要的融資功能外,還必須把PPP模式引進來。
  
  張建平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其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投資環境有待改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但是“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都是萬億級美元的,規模非常大。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開發銀行,有進出口銀行,它們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另外,國際上除了亞洲開發銀行這樣的區域性銀行外,也有如中美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也是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張建平介紹,“一帶一路”沿線的總人口大約要佔到全球的63%,經濟總量佔到全球的不到30%,貨物和貿易的出口佔全球不到四分之一,從中長期來看,其中藴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不過,張建平坦言,“一帶一路”的資金和需求缺口太大,必須把PPP公私合營模式引進來,用金融機構的資撬動私人資本,讓私人資本参與長週期的基建。
  
  張建平補充說,中國目前在全球已經建立了將近70個境外工業園區和產業園區,其中絕大部分的產業園區分佈在“一帶一路”的平台上,這樣可以通過集約式發展,規避很多市場風險,提高投資效率,加快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對接。

  來源:大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