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與智者對話:張銘清的兩岸傳奇人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5 00:16:26


張銘清講述報考新聞專業的經歷。(中評社 郭偉峰攝)
   
  回想起作新聞發言人的往事,張銘清稱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他稱自己作發言人是“趕鴨子上架”。當時,國台辦沒有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只有外交部有新聞發布會。涉台問題也是由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發言。當時就有人認為,台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不應該交由處理國際事務的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發言,應該由國台辦發言才對。這個意見言之有理,中央領導要求國台辦舉辦新聞發佈會,就台灣問題作權威發布。但是,國台辦的“三定方案”裡,並沒有辦新聞發布會的職責,也就沒有新聞發言人的崗位。舉辦新聞發佈會既沒有發言人,又沒有工作班子,怎麼辦發布會呢?但是,舉辦新聞發佈會的任務必須完成,困難可以想見。儘管國台辦的新聞發佈會是從零開始,他作為發言人也是倉促上陣,好在張銘清有新聞工作的經歷,加之他有對台工作了解熟悉的功底,國台辦的新聞發布會作為中央和國務院部委辦最早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單位,各方面的反應還不錯。但是,當記者請他談談其中甘苦時,他卻不願多談,淡淡地以“一言難盡”輕輕帶過。作為當事人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清楚,確實是如他所言“一言難盡”吧。

  品讀台灣 不能只靠雙眼

  因為工作需要,張銘清赴台已有十余次。他對台灣的看法也是由淺入深。他認為,過去由於兩岸長期處於軍事對峙狀態,意識形態上的敵對和長期的隔絕,兩岸的宣傳往往把對方講得一塌糊塗,甚至是水深火熱,如飯都吃不飽,吃香蕉皮等等。此外,還彼此互相稱“匪”,大陸稱台灣“蔣匪”,台灣則稱大陸為“共匪”。都把解救對岸同胞作為自己的歷史責任。直到90年代,隨著兩岸關係的緩和,兩岸交流的熱絡,才發現對方的情況遠不是過去宣傳的那麼回事,通過了解的加深,才日益趨向真實。

  張銘清說,“觀察台灣社會,不能走馬觀花,應該下馬觀花,才能趨近真實。同樣,台灣同胞觀察大陸,也應當如此。應當摒棄意識形態掛帥,戴有色眼鏡的慣性思維,堅持實事求是,才能看到真實的情況。”張銘清舉例說,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台灣的垃圾不落地。每次成千上萬人的集會結束後,地上總是乾乾淨淨,一張紙屑都沒有。相比之下大陸的集會、旅遊場所,往往是垃圾遍地。曾經有過報道,天安門廣場在長假期間,清理出幾十噸的垃圾是家常便飯。就這點來說,張銘清認為台灣民眾的文明素質確實值得大陸學習。

  張銘清對台灣政治人物的口才是很肯定的。這可能得益於台灣的選舉,政治人物都是經過競選歷練出來的。他們往往站在台上侃侃而談,不像大陸的一些幹部,離開講稿不會講話。這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後來他不管在國台辦作發言人,還是在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工作,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則,講話不用稿。他也這樣要求自己的同事,講話不要照著稿子念。他認為,準確、優雅的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做一個未來的新聞人,應該具備這樣的素質和能力,那就需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