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盧志強:中國經濟變化多、困難多、機會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1 16:14:47


盧志強委員。(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林艷)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今天下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5位企業家委員就提振經濟發展信心,企業在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中發揮積極作用回答記者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請問盧志強委員,當前有這樣一種論斷,就是中國經濟可能會面臨著“硬著陸”和通縮的風險,您作為地產業和金融投資領域的企業家是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勢?

  盧志強:怎麼樣看待中國經濟,最近大家討論的比較多。我個人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是市場變化多、困難多、機會多,也就是說呈現“三多”的市場特征。如何看待中國經濟,關鍵是站在什麼角度,以什麼心態去看待,如果你充滿信心、充滿自信,那麼你從變化當中看到的更多是機會,相反你看到的更多是困難。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所謂“硬著陸”指的是經濟大起大落,這顯然不符合中國經濟當下和未來發展趨勢。我們從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年GDP增長來看,2013年是7.7%,2014年是7.3%,去年是6.9%,中國經濟下行是緩慢下降的過程,不是大起大落的過程,當然就不是“硬著陸”。

  至於通縮,通常一般經濟學採取的是用CPI作為觀察的變量,也就是說CPI的漲幅持續6個月的時間區間不超過1%,通常解釋為是通縮。這個也不成立,2015年我國CPI基本上穩定在1%—2%。今年1月份CPI大約是1.8%,昨天剛公布了2月份的CPI,大約是2.3%。我想加上我們國家M2的增幅一直在12%以上,GDP在7%左右,這些指標綜合起來看,顯然得不出我國進入實質性通縮的結論。但是客觀講,現在通縮的壓力在增大。

  判斷中國經濟有幾點,提供給大家商榷。第一,中國市場經濟的特征與西方完全市場化的市場經濟的特征有著本質差別。也就是說我們出現的矛盾是階段性的,而西方是周期性的,西方的市場經濟是周期性矛盾,這是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可以做很多理論上的探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